楊安澤有個白妞超級粉絲真漂亮
文章來源: 小思維2019-12-08 12:36:13

Finally, 楊安澤有一個白人超級鐵杆粉絲!

 

一個單身帶孩子的37歲白人母親海蒂每周從內布那斯加開車去愛荷華州得梅因。為什麽漂亮粉絲如此辛苦,原來她是為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楊安澤站台。她總是說:我的一天過得很棒,非常超凡脫俗。

每到周末,海蒂從她居住的南達科他州醒來,直接驅車前往奧馬哈去接羅素·托爾(另一個朋友)。從那裏,他們驅車前往得梅因,參加集會為了選舉造勢。每個總統候選人都在大選的第一個核心州擁有數千名支持者。

以下以第一人稱敘述:她和我一樣也是一位退伍軍人,在她們聽到楊安澤的口號“人類至上”(人性第一,即關心普天下勞苦大眾-赫赫)之後,感到說的是她的心裏話,因此異常激動。我們稱自己為“羅素·托爾”,並且與我交談。

每次海蒂都要開六個小時的車。一月之前,海蒂參加了楊安澤與韋澤(Weezer)的活動,那是愛荷華市揚帕盧紮(Yogapalooza)大型音樂會。楊在那裏吸引了不少支持者,大家興高采烈的進行了遊行。

海蒂直到六月份才偶然發現了楊安澤。盡管她好喜歡這個候選人,但是她的心理活動是:我是一個15歲兒子的媽媽,我正在上大學,我不可能參與什麽活動。

但是,當她知道楊安澤有一個援助經濟困境美國人的計劃時,海蒂不能放過這個寶貴機會。一定要讓楊安澤的計劃深入人心。她說:現在我每周開吉普車車去愛荷華州。我在上麵貼了2020年的安德魯(楊安澤的美國名字)口號,因為我認為我真的可以成為他的移動廣告牌。很多時候,安德魯都沒有得到新聞的關注(很不公平)。因此,我車上一直掛著這些廣告,上麵寫著“你見過這個人嗎?”我放上了安德魯的照片,上麵寫著:“楊安澤缺少MSNBC,CNBC,CNN,ABC新聞,”楊安澤幾乎沒有得到應該得到的注意,每次辯論時間不多,太不公平了。我在每個百貨商店停下來,在那裏的公告板上貼上卡片並且放些小冊子。

“自從我住在南達科他州以來,我們在選舉過程中實際上沒有發言權。從曆史上看,愛荷華州為全國各州的選舉定下了基調,因此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麽我在這裏紮根,擴大影響。反應主要是良好的。以前我不外向,不去敲門宣傳,不敢在眾多人群麵前說話的人。但是,如果有什麽我可以說的,那就是安德魯幫助我克服了與人交談時的很多焦慮。現在我會大膽地說話,侃侃而談,因為我有奮鬥目標了。”

 

“一直讓我感到壓力的是,有一個15歲的孩子,正在考慮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將他讓給別人。但是有了楊安澤的“自由紅利”,即每個成年人每月可以領取$ 1,000的基本收入,我的孩子就可以生活得無憂無慮了。”

“我19歲時加入海軍。我沒有很多其他選擇。我獲得了大學的全額獎學金,但是我家有11個兄弟姐妹,還沒有一輛汽車,生活很艱難。我們那時候住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的農村地區,我沒有辦法付學費上學。我媽媽告訴我,我唯一的選擇就是輟學,在銀行工作,找一個丈夫結婚。”

“我為自己的四年軍隊服役感到自豪。我當時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的一艘導彈驅逐艦上工作,還曾在聯合部隊司令部工作過。但是軍隊不是女性生活的好地方。我親身經曆了女軍人的普遍問題,即軍事性環境產生了強奸文化。”

“服役後,我住過大約六個州,隻要有可能,我都會去接送一些退伍軍人朋友。現在,他們告訴我,很多都是創傷後應激障礙。幾年前,我又發生了一起事件。在退伍軍人醫院看病時,一位男性退伍軍人在電梯中對我進行了性侵,在那之後我花了很多時間才恢複過來。幾乎沒有和外界聯係,直到我遇到楊安澤。他對我很關心,我們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他的心理確實很強大,他對各種家庭非常了解。他談到了我們國家的管理係統失去了人性。”

“楊安澤的話讓我清醒了許多。我要參與政治運動,幫助政府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很重要。我們的工作是使命驅動的,我感到有任務了,因此鬥誌昂揚,精神抖擻。每天充滿正能量”。

“因此,我開車去愛荷華州,做一些我以前認為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因為我非常信任楊安澤。盡管有時候感到茫然,有時候沒有信心,但是我會盡力而為。搞活我們的競選活動。讓更多的人知道楊安澤。”

“在舉辦Yogapalooza音樂會,起初我還不知所措,我對大型團體感到緊張。在音樂會上我們都站在雨中。由於楊安澤認識我,他突然來到我麵前,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激動得發抖了從此恢複了自信心。他還伸進口袋,給我拿出暖和的手套。我很久沒有感到這種非常人性的關懷了。然後我們一起走過人群,真是太刺激了。感覺就像愛荷華州第一次真正看到我們一樣,我是一個大寫的人。這感覺很重要,感覺楊安澤就是我希望的美國總統了。我必須竭盡全力的為了他競選成功奔走相告,做到極至。”

在加州的議員卡馬拉.海瑞斯宣布退出選舉後,有人估計不久後,候選人中將沒有少數民族了。我希望楊安澤在一些美國人的幫助下繼續前進。

編者注:海蒂在駕車前往愛荷華州時,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和隱私,要求省略姓氏。

本文故事編輯於達爾圖諾羅·克拉克(Dartunorro Clark)和喬什·萊德曼(Josh Lederman)的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