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人在談笑中慢慢吃飯
文章來源: 小思維2014-12-04 23:33:17
11 中旬我家領導和我加上一家朋友到一個羅馬尼亞女同事椰林娜家做客。她今年40出頭,園園的麵龐像一個富士蘋果。性格開朗,一見如故。寒喧之後,談笑風生,一頓飯足足吃了5個小時。星期天晚上7點鍾才登門,主人並不談立馬開飯,要繼續折磨我那饑腸轆轆的肚皮,先把天來聊。不過此女士確實很開明,你問是否羅馬尼亞都是先靜坐半個小時,然後再吃飯喝水。她說哪裏,稀客來串門聊天,當先以聊天為主招待。我的媽也,有這麽請客吃飯的?

接下來是喝羅馬尼亞的水,一看玻璃瓶子包裝漂亮我以為很貴,主人說不貴,僅幾塊銀子一瓶。但是這羅馬尼亞水沒有一點味道。由此相信價格不高。說起他的丈夫尼克來滿有意思。他是一個在家閑職人員的黎巴嫩籍英國公民,兩人由網絡一線穿,國際戀愛談的才叫浪漫。明州的寒冬臘月首次會麵,椰林娜反複叮呤他穿足厚衣服。他不信邪,我大英帝國的倫敦土製品早已見過春江花雪夜,難道還怕什麽大雪封山麽?穿來一件T衫下了飛機看著他心中的情人不敢認。椰林娜穿得像個南極洲的企鵝,全副武裝,顯得非常臃腫,大統靴套在腳上走起路來一顛二搖,像個不倒翁。尼克發傻問她為何穿得如此?椰林娜幽默無比,隻笑不語,意思是說,叫你帶衣服不帶多點,一會兒你就知道鍋兒是鐵製的。

尼克他個頭瘦小,也好談興。當他跟著椰林娜走到停車場看著足有一人高的積雪和那尚在漫天飛舞的北國風光,一句話也沒有了,隻是呆呆地像個木頭人看著飛雪發神。他尼克沒有大學文憑,沒有正式工作,我想不通有一個博士,兩個碩士學位的才女,大學教授怎麽看上一個既無才又無“色”貌的難民。當然,吃軟飯的尼克深諳此道,對老婆基本是百依百順,不得不天天做飯伺候掙大錢的老婆。但是他洗碗不在行,杯子洗得不幹淨,比油還要貴的羅馬尼亞水倒進去馬上起泡。妻子立馬發現不對,洗潔劑沒衝幹淨呀,趕緊把杯子水倒掉,再次洗滌,給我重斟一杯。看來老婆不光外秀而且慧中,對丈夫還是滿理解的,換了我老婆不扇耳光,也得一陣子苦口婆心的指教。

這頓飯盡管等了很久,千呼萬喚始出來。它的味道還馬馬虎虎,至少讓我領教了什麽是羅馬尼亞晚餐的特色。不過這頓飯吃得還不耐,總共按序上了5道菜。

第一是羅馬尼亞的湯,非常有味,少少幾粒鹽,大約稀稀拉拉有10來根麵條,三五根菠菜加在一起,看起來青蔥麵條,一清二白的。不過肚子餓到這個份上也就饑不擇食,不由我又想到文革時我家常常照見人影的稀粥。我湯沒喝完,但十根麵條一根不剩。

接著上的是初餐(STARTER),那就是麵包,這個麵包烤的好香,記得他們把秘方告訴了,800G麵粉,30G鹽,5G YEAST,500ML 水,一直泡著發酵18小時。必須是瓷器鍋關門打狗一樣4個小時烤後即可。略帶硬皮粘糊糊的鍋巴,香得迷人。拌點她自己製作氣勢(CHEESE),我吃了一塊不過癮,又狼吞虎咽地加了兩塊。

正餐終於出台了,是雞胸塊,配上馬鈴薯泥,加些綠花菜,味道還是不錯的,比起四川人的家常便飯來,隻能是小巫見大巫,馬馬虎虎。不過素來就知道羅馬尼亞人吃得不油,也罷,更不可能吃上四川人離不開的麻辣胃。不過出國多年,加上老婆的健康食譜調教,我平時也已經達到羅馬尼亞的不溫不火味道。

正餐吃罷肚子已經沒有多少寬裕的空間了。但下一步是甜食,是朋友家帶來布朗糕,味道不錯,就是太甜,我虛名在外,平時不吃糖類食品,所以基本上(沒碰)她家的甜點。

接下來還有葡萄,橘子,等水果。水果是我的最愛,平時中午打主力的食品。所以三下五除二,解決了水果。

最後的一道是喝水,盡管肚子飽了,羅馬帝國的茶葉也品嚐了。

總結一下此晚餐吃得不差。吃得我肚子撐的鼓鼓囊囊,像個氣球。

但真正的亮點是他們兩口子的辯論好玩。他們經常為羅馬帝國或世界局勢的問題敞開討論,言辭激烈,甚至開戰。我起初擔心他們辯論時走火入魔,不分彼此會打架。可是讓我非常意外。盡管剛剛爭論得煙缸起火,他們決不會幹起來。女的很聰明,也好幽默,常常在勝負難分箭在弦上時嘎然而止,跳出尷尬局麵,突然講一句笑話,並自我高興解嘲。為避免打起架來,必須各自坐一方,相隔5米左右。我常聽來的看到的華人家裏為芝麻大的小事,鹽該放多少,碗是誰來洗,衣服怎麽掛而吵鬧不修,甚至大打出手。然而他們一般不會聚焦在油鹽醬醋柴,爭辯的話題主要是該誰當選羅馬尼亞總統,奧總該不該搞醫改。。。。即政治,時事密切相關的“大是大非”問題, 或者研究一些科學文化,經濟地理知識,爭論是有目的的,大抵是為了學習新事物,提高自己的休養。

說到羅馬尼亞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他們特別認真,善於社交,注重健身,注重保養,化妝。參加宴會時穿著很正式,西裝革履,儀表堂堂,風度翩翩。不太抽煙,但是較喜喝酒。不好的地方也有,一般水平的布衣沒有目標,月光族的金錢花費習慣,奉行日夜半顛倒的生活方式。 讀書人既很聰明,也愛學習,比較強的事業心,積極向上。他們對當年的社會主義批判不停,對齊奧塞斯庫不以為然。但是對現在的國家事務,民主選舉非常關心,一定要遠行到投票站,投出自己的莊嚴的一票。最後她講她的祖母三次訪問中國起始於文革,近在十年前。不過時間關係還沒問她究竟對中國喜歡在哪裏(下文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