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與國內遺產
文章來源: 莽山紅葉2023-12-07 16:57:09

 

進來雖然國內的房地產業有危機,但一線城市的房產價格仍然是很高。在北京的三環以內一平米的住房至少十萬元,一套房子幾十平米,至少幾百萬人民幣,合成幾十萬美元。不少在美國的華人自己雖然沒有在中國的房產,但還在中國的父母都有至少一套房產。隨著父母的離世,房產自然成為遺產。對於普通的人士,在49年以後的幾十年裏,遺產在中國是幾乎不存在的。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一線城市房地產價格的飆升,遺產繼承在一線城市的家庭中變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由於現在有遺產問題的家庭大多都是多子女型的,遺產的分割成為了家庭矛盾的焦點。一些老人偏向子嗣,一些老人的遺囑有明顯偏向,一些子女掌握了財產的所有權拒絕合理分配,也有子女認為分配不公。等等糾紛讓親情喪盡,手足相殘。

 

金錢會讓人的本性暴露無疑。大多數中產階層的華人,雖然無溫飽問題,但麵對幾十萬,上百萬美元的遺產,不會無動於衷,心甘情願的放棄。由於社會幾十年來沒有應對遺產分配的經驗,和固定的法律程序,外加近年來國內的貧富不均和崇尚金錢的心裏,所以國內的人士往往不情願與海外的家庭成員一同繼承遺產。他們的觀點就是海外人士有錢,生活早已得到改善,不應該再與國內的親友在遺產上分一杯羹。盡管遺產繼承者皆為骨肉同胞,一同長大,相濡以沫,但在巨額經濟利益麵前,能夠從容對待者甚少,反而因利而忘情。

 

分配遺產在海外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過程,有著充分的法律依據和固定程序。不可能成為一個某些家庭成員私自安排解決的問題。平均分配,男女平等,是遺產分配的慣例。受益者可以主動放棄自己的權益,但不應因為其性別和經濟地位等因素被剝奪其應有的權利。由於缺少對遺產分配法律的了解和社會慣例,許多人認為遺產分配是簡單的家庭問題,所以采取了各種手段以達到個人的目的。一些家長把遺產隻傳給男性後代,一些後代把握遺產,拒不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一些受益者的合法利益。

 

現今由於遺產,尤其是一線城市的巨額房產,的分配產生的糾紛已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並且給家庭和個人帶來了許多煩惱和痛苦。受害者有的為了家庭的和睦,采取了忍讓的態度,但絕非處於自願。有的付諸法律,庭上抗爭,不惜家醜外揚,對薄公堂。也有的斷絕親情關係,從此互不往來。中國幾十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個人財產的聚集,本來是提高生活品質的好事,反而導致家庭分裂,親情反目,令人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