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隻要看了這三張照片,即可知毛時代是多麽的愚昧與落後
文章來源: 我是秋雲2015-03-19 09:00:09


毛澤東看著這些兒童玩具,非常開心。他指示:趕上英國2、3年就可以了。

(閑時吃稀,忙時吃幹,平時半稀半幹,雜以番薯青菜之類。)
    1961年,毛澤東在接待來訪的法國社會黨領袖後來的法國總統密特朗時,針對西方世界有關中國發生大饑荒的傳言說,“我再重複說一遍,中國沒有饑荒。”

    文革時期,人民吃了飯,就在大街上玩這種“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遊戲。這是長達10餘年最要緊的頭等大事。 
    那個時代,想不瘋狂都不行啊。

    毛時代結束的1976年,大陸鋼產量僅有2046萬噸,人均年鋼產量不到22公斤,而工業化國家普遍達到500公斤,所以大陸草民買不到自行車、縫紉機、電風扇。 

  毛時代工業“以鋼為綱”,可毛時代鋼鐵工業發展了27年,大陸鋼產量仍居世界第七位;而在“二戰”中炸為一片廢墟的日本,卻由第六位跑到第三,年鋼產量超過一億噸(人均1000公斤)!
    毛27年電力工業建設的成就,就是人均電力裝機容量僅50瓦(毛死去時大陸電力裝機容量僅有4700萬千瓦),就算工廠、政府不用電,也隻夠每個國人點燃一個燈泡,所以小城市、農村的草民沒有電用,相當農民家中的唯一電器就是一把手電筒!
    毛時代結束時,其工業品產量大多不到如今的10%,鋼、水泥產量隻有目前的百分之三,80%的人口從事農業,草民長期缺吃少穿,一貧如洗!
    由於內外政策的嚴重失誤,毛執政27年在工業建設方麵的進步是微不足道的,那時工業的特點是規模小,效益差、技術落後;以1956年投產、蘇聯援建的年產3萬輛載重4噸的“解放牌”汽車為例,這種40年代技術的汽車大陸一造就是30年,技術幾乎沒有任何改進,“解放牌”汽車其實就是毛時代大陸技術進步的一個縮影!
    如果中國沒有實行改革開放,引進外資、技術,中國大陸還會繼續在封閉環境中“自力更生”,繼續製造傻大黑粗的落後產品;近20年中國大陸的工業產品大多增長了5--15倍(如粗鋼產量增長10倍,即從1991年的7100萬噸增長到2013年77904萬噸),這不僅改革開放的成果,也是市場化的功勞!
    故,中國如今能夠取得“世界工廠”地位,與毛時代的所謂“工業基礎”幾乎沒有關係!(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