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之中國樓市---回國見聞之十
文章來源: ali882016-05-20 19:58:42

小城市的房價還是合理的。比如說我三十年前生活過的團場小鎮,職工用十一二萬就能夠買到新樓,團場對職工還有補助。小鎮設施完善,道路寬闊,氣候環境宜人,習慣了農場氣候和飲食、親戚朋友都在農場的退休職工,喜歡這裏遠遠勝過子女所在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們現在的居住條件與過去相比,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過去整個小鎮隻有一座兩層小樓,那就是市中心的百貨商場。現在,小鎮的居民樓是這樣的:

而北京的樓市完全是另外一個情形。這是我在街頭拍到的房地產公司的廣告。

這並非是虛假價格。我親戚告訴我,有房地產官司找他們,問他們北京市內的一套房子賣不賣,出價600萬!北京五環以外的房子如天通苑也要2萬多一平米,天通苑隔一條馬路南邊屬於朝陽區,也在五環以外,居然要4萬一平米。那麽,四環往裏的房子賣到6萬、8萬,豈不很正常?

我如果有那樣一套房子,立刻賣掉,可以退休回加拿大安度晚年了。

我得說,北京人真有錢!

問題是這種價格能否持續?

對於中國樓市,我引用前兩天(5月18日)文學城裏的這篇新聞,表達一下我個人對中國房地產的看法。新聞的題目是:

中國樓市崩盤結局或已隱現 你還要買房嗎?

“今年1-4月房屋庫存仍同比增長了4.5%至4.5億平方米。4.5億,究竟有多恐怖?按中國人均居住麵積為35平方米,待售商品房麵積可供1億多人口居住,需7年左右才能完全銷售幹淨!這還隻是待售的,另外還有些房產正在建設,尚未竣工的,綜合來計算,數據翻番隻是保守估計。可見房產庫存已經一塌糊塗!房產庫存如此堆積下去,數據隻能越來越恐怖,泡沫被戳破也是遲早的事。”

這是這篇文章配發的照片,我也引用一下。

“超越一切想象”,的確如此!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造城、造樓運動,而且大部分都發生在最近十多年,這麽快的速度造出這麽多的樓,可以說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了!也許印度以後也會造很多樓,但我不認為他們在速度和規模上能超過當今的中國。而中國人口增長的拐點已經到來,中國人自己也不可能再創造這樣的奇跡了。

我這次回國還去了杭州。從蕭山機場直到市區,盡管過去在其他城市類似景象也見過多次,但我仍然驚於一路我看到的成片成片新建的樓群,我得到的印象與上述文章裏的數據是一致的。我的一位杭州朋友說,過去那裏的人種地,現在“種樓”。

最後看一看我在蕭山機場到杭州市區的路上,用PAD走馬觀花般拍下的杭州人如何“種樓”的圖片,讓我們見證一下這個奇異時代的奇異景觀。

顯然這裏過去都是農田,種的是水稻果蔬,現在大部分種上了樓群,殘存的那些種莊稼的土地,大概也很快被樓群覆蓋。

 然後是無邊無際的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