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中海郵輪行 (八)佛羅倫薩
文章來源: 水星982023-08-23 08:10:04

   遊罷羅馬,揮師北上,探訪久負盛名的名城--佛羅倫薩。

   郵輪一大早停靠在Livorno港口,下船之後,正好碰見船上認識的新朋友,來自聖地亞哥的美國Tim夫婦。為趕時間,與他們合夥登上出租車疾奔火車站,火車第一站到的是比薩,很想下去再看看比薩斜塔,可是時間實在是有限,隻能忍痛割愛。

    當年在比薩見到的各色人等,印象深刻。比薩斜塔的傾斜形狀,每年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賞,不少人比劃出各種奇形怪狀動作,或意在拯救斜塔於不倒,抑或是火上澆油,非推倒斜塔不可,一副力拔山兮氣蓋世之型,拍出各類美照。

    一個半小時後抵達佛羅倫薩。最早知道佛羅倫薩這個名字,是在文革後期,看了一本美國小說《戰爭風雲》,裏麵對此城做了大量描述,令我心馳神往。2015年曾經與太座拜訪過這座文藝複興的發源地,如今重返,無比興奮。

   佛羅倫薩曾榮登《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發布的2022年世界“十大最佳旅行城市”榜單,是一座天生為了旅行而存在的城市。佛羅倫薩亦稱“花都”。市內有無數的博物館,教堂。其建築,陳設的藝術作品,無一不展現出文藝複興時期最耀眼的珍寶。大量傑出的藝術家,文學家,建築家及科學家雲集於此,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畫家拉斐爾,全能的達芬奇,被尊為文藝複興三傑。語文之父但丁,因其的文學創作而統一了意大利國語,天文學家伽利略,在此研究出地球繞太陽運轉之理論,建築學家布魯內列斯基,因其壯觀宏偉的大紅圓頂,帶動了世界文明的建築藝術。不能不提到麥迪奇家族,該家族統治佛羅倫薩達三個世紀之久,他們把人文主義的精神貫穿於整個佛羅倫薩之中,獎勵可以美化世俗的繪畫,雕塑,建築等各種藝術,形成文藝複興時代。

   聖母百花大教堂,全世界第三大天主教教堂,被公認為文藝複興史上最偉大的建築成就,是佛羅倫薩城內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該市的宗教中心。教堂主要由大教堂,鍾塔與洗禮堂構成,外牆使用白色,粉紅色和綠色三種顏色的大理石搭配,獨樹一幟,甚為靚麗,而且正好與意大利國旗顏色相同,天意乎?

   屋頂的桔紅色大圓頂十分醒目,是佛羅倫薩最著名的地標。

   教堂內部長153米,寛38米,可以容納3萬人。分為三個殿堂,地麵精心鋪上彩色大理石,讓教堂看起來十分悅目。大圓頂上,裝飾著非常壯觀的濕壁畫《最後的審判》,由瓦薩利與朱卡裏在教堂完工後100多年所繪,與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裏同名壁畫遙相呼應。

   本文中一些照片借用2015年第一次訪問時所拍之片,見諒。

   教堂內的大圓鍾,與眾不同。鍾麵上的24個羅馬數字,由右至左,反向而行。中世紀的時鍾,24點是日落而非午夜。當年每到日落時分,鍾樓就會響起洪亮的鍾聲,以示眾生,日入而息嘍。

   教堂外不遠,位於市政廳旁的領主廣場,自古以來就是佛羅倫薩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廣場四周遍布古老建築,著名的老皇宮及蘭芝涼亭座落其中。廣場中散布著不少石雕,其原件收藏於美術館,這些複製石雕為無暇入美術館的遊客提供了免費拍照模型。

  聳立於廣場中央的是麥迪齊家族的大公柯西莫一世的銅像,對文藝複興作出莫大貢獻的第一人。

  旁邊是雕刻家巴特羅梅歐在1575年的作品《海神噴泉》。圍繞四周的4尊雕像乃強波掣那1583年之作。不過有趣的是,當時這些個雕塑並不被人們看好。沒辦法,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在同城擺著,所有的其他雕塑隻能是俯首稱臣。

   蘭芝涼亭乃政府舉辦各類慶典之主席台。 

  蘭芝涼亭內唯一青銅雕像《柏修斯》,切裏尼1554年作品。右手一把利刃,左手一個人頭,看得人心驚膽戰。

   1583年強波掣那名作《掠奪沙賓婦女》,以其360度獨立旋繞而上的雕刻技術令人耳目一新。

   老皇宮是廣場上最高大的建築,也是佛羅倫薩市政廳,始建於1299年,16世紀最終竣工。頂部有四方鍾樓,大鍾至今仍然走時準確。老皇宮門前的兩座大理石雕像,一尊是《大衛》複製品,另一尊為《大力士神》。

   老皇宮的米開羅佐中庭,美麗精致。

  美術學院及美術館是佛羅倫薩大熱門,外表雖不起眼,但由於《大衛》原作在內,故而也是人們趨之若鶩之處。

   美術學院內的《大衛》雕像,是米開朗基羅於1501年29歲時曆時三年完成的傑作,原始作品。米開朗基羅創作時幾易其稿,最初的雕像手稿是以傳統的表現手法,大衛腳踩著歌利亞的頭,展示最後勝利。後來他選擇了大衛用投石器殺死哥利亞這一時刻:大衛左手扶著肩上的投石機,右手下垂握著圓石塊,扭頭向左前方,表現了即將戰鬥的緊張情緒和堅強意誌。大師加大了頭部比例,下肢加長,放大了手腳關節,以加強英雄的形象效果,體態健美,神情堅定,雙目炯炯有神。

  大衛雲石雕像,像高2.5米,連基座高5.5米,這尊雕像被認為是西方美術史上最值得誇耀的男性人體雕像之一。《大衛》是文藝複興人文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它對人體的讚美,表麵上看是對古希臘藝術的“複興”,實質上表示著人們已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中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開朗基羅在雕刻過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熱情,塑造出來的不僅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得到表達的象征。作為一個時代雕塑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大衛》將永遠在藝術史中放射著不盡的光輝。

   除了《大衛》,美術館裏還有其他大量的雕塑和畫作吸引著觀眾。

   阿諾河自西向東穿過佛羅倫薩。河上有眾多古代石橋。其中最著名的是維奇奧老橋,橋長不足100米,花崗岩製成,橋身寬敞,人流如織,橋兩側多為金器珠寶店。

   老橋的另一特別之處,是橋上麵是瓦薩裏長廊。建造烏菲茲博物館的建築師瓦薩利,在1565年柯西莫一世的委托,為慶祝其子的婚禮,設計了一條秘密通道,自老皇宮直接通到碧提宮的長廊,以確保麥迪奇家族的安全。

  享譽盛名的烏菲茲美術館,位於老皇宮右側。內有101間展廳,以收藏繪畫藝術為主,是歐洲最古老的藝術博物館。1581年柯西莫一世的兒子法蘭切斯克把其“辦公室"改為家族收藏藝術品的展覽室,陳列麥迪奇家族曆代收集的珍貴藝術保藏,由此奠定了今日烏菲茲美術館的基礎。1737年,家族最後一位女繼承人安娜路易莎將家族全部收藏悉數捐出,成就今日的烏菲茲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館幾乎集中了文藝複興的全部重要作品。其重要性無與倫比。美術館以13 至18世紀編年的方式陳列其作品,移步其間,猶如一點點漫遊意大利曆史之長河。遊覽方半日,世上已百年,沉醉不已。此次由於時間關係,未能進入烏菲茲美術館。內中的珍品隻能從上次參觀的照片中摘取部分。

   波提切裏於1478年所作《春》。       

  1485年所作《維納斯的誕生》

 喬托的《莊嚴的聖母子》 (1310年) 

  《烏比諾公爵夫婦肖像畫》,文藝複興時期第一幅肖像畫。

 大畫家提香1538年之作《烏比諾的維納斯》

 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 (1508年)

  名畫比比皆是,目不暇接。

  各類名雕也不遑相讓。

 

   

 八角形講壇室,內置《麥迪奇的維納斯》等名雕,中間是名貴大理石圓桌。 

   登頂佛羅倫薩山頂的米開朗基羅廣場,豁然開朗。廣場坐落於阿諾河對岸的山丘上,1875年由建築師約瑟夫伯吉為紀念米開朗基羅誕辰400周年所建,此處乃觀賞眺望佛羅倫薩市區的最佳場所,遊客雲集。 

 

  廣場中央矗立著按1:1比例複製的《大衛》青銅雕像,俊俏挺拔,這是第3個在佛羅倫薩的大衛像。 大衛腳下四處是米開朗基羅在麥迪奇禮拜堂的著名作品《白晝》,《黑夜》,《黃昏》及《黎明》之複製品。

   古董車的展覽與交易也是全年無休止的舉行。

  

   

  這個階梯是人們觀看日落的最佳場所。上一次坐在爆滿的遊客之中觀看冉冉落下的紅日的情景,依然盤踞在腦中。

  返回火車站的路上,正好碰上遊行示威的群眾。周圍觀眾和遊客司空見慣,不以為意。倒是警官大人嚴陣以待,到處封路,害得我們差點誤了火車。

  文藝複興之城佛羅倫薩,處處留下昔日的光輝。美洲大陸上的意大利後裔也難忘先輩們創下的輝煌,時時加以緬懷。

  阿諾河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佛羅倫薩,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