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0 舊文】黃金時代在哪裏?- 伍迪艾倫的“午夜巴黎”(2010)
文章來源: 桉椏2018-11-15 09:37:52

今天公司的server出故障,閑著也是閑著。把6年前在其它廢棄的地方寫的博文搬過來湊數。也算收納文件,嗬嗬。非常喜歡這個輕鬆的電影,看了無數次。音樂絕對養耳;)

~~~~~~~~~~~~~~~~~~~~~~~~~~~~~~~~~~~~~~~~~~~~~~~~~~~~

有沒有經常聽過這樣的說法 -  “好時光不再”。英語也有個phrase叫“the good old days”. 也許在每個人的心目中,會有某個過去的時代,是她/他心目中的黃金時代。

伍迪艾倫,這個電影天才,2011年編劇執導了一部新片,叫“Midnight in Paris". 這是一部讓我一見鍾情的片子,10分鍾我就被吸引進去了,並決定:我要買一張這個電影
 
 
左邊是伍迪艾倫,偉大的天才。
 
 
交待故事情節:
 
美國人Gil是個成功的商人並搞戲劇創作,但一心想做個小說家。他對巴黎有種美麗的幻想:雨中的巴黎最美麗;20年代的巴黎最有吸引力,藝術家、作家。。。,無疑是巴黎的黃金時代。在和未婚妻一家人(btw,這家人和他格格不入)在巴黎逗留期間,Gil偶然穿越到20年代的巴黎,遇到海明威、畢加索、斯坦、達利、Cole Porter等等等等,一個個大名鼎鼎的大師(當然那個時候大師們還各自的領域裏辛勤耕耘和苦苦求索)。Gil沉浸在這個氛圍中,每晚午夜,就會來到20年代,和大師們相處。Gil還和畢加索的情人Adriana墜入情網。
 
在20年代訪問的某個午夜,Adriana和Gil無意中又來到1890年的巴黎,而這正是Adriana理想中的巴黎:la Belle Epoque,因為Adriana對20年代(她的現代)不滿,覺得1890年才是巴黎的黃金時代。相印成趣的是,1890年的巴黎,Adriana,Gil和德加、高更等藝術家暢談的時候,發現他們對他們自己的時代頗有抱怨,而向往的是文藝複興時代的巴黎。
 
Gil悟出道理;可是Adriana沒有,她打算留在1890年的la Belle Epoque年代。Gil回到2010年,享受巴黎此時此刻的魅力。
 
伍迪艾倫的電影一般是很深刻的主題,喜歡以大量對話來實現他對一些哲理的探求。這部影片換以一種輕快的筆調,揭示人們心目中對美好年代的幻想。Midnight in Paris也同樣保留了他的電影的一個特點:對話多。他喜歡用對話來展示影片的意圖。這部故事中,更是借靠那些文學大師角色的對白,充滿機智和精煉的語言。
 
主演Gil的是:Owen Wilson
飾演Adriana的Marion Cotillard (曾主演”La Vie en Rose"), 她是由伍迪艾倫親自點的將。
Rachel McAdams,飾演Gil那個淺薄的未婚妻。
 
Gil和Adriana從令人激揚的20年代來到1890年:
 
 
因為是講巴黎的魅力的電影,當然一個副作用是替法國宣傳了巴黎。鏡頭把本來就活色生香的巴黎拍得充滿了吸引力。也許正因如此,法國當時的第一夫人Carla Bruni也在裏麵玩個票,飾演一個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角色。(也算第一夫人為振興法國經濟作出的一點貢獻?)
 
 
這是Adrien Brody飾演的怪異的畫家達利。(他是電影”鋼琴家“的主演)
 
 
借助Gil在劇中說的一句話來看我們生活的時代:That's what the present is. It's a little unsatisfying because life is unsatisfying.
 
我找到一段音樂,是Cole Porter寫的著名老歌”Let's do it", 在影片中反複吟唱的。可惜找不到他唱的,翻唱的,將就聽,體會令人向往的20年代巴黎。(看出來了嗎?我自己也是20年代巴黎的著迷者。)
 
片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