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我扔掉的雞蛋,跳舞的牛奶,和必須的饅頭 - 早餐童年篇
文章來源: 桉椏2016-11-23 21:46:05

明天就是感恩節,如同往年一樣,星期三就是在廚房大幹的日子。無論有客與否,我們每年的火雞餐是雷打不動的那幾樣。而在一天的忙碌開始前,平時一貫早餐不馬虎的我,今早反倒不知道該準備些啥了。微笑

這些年,早餐都吃些啥呢?

成長於物質單調匱乏的七八十年代,我對早餐的記憶卻也充滿了溫馨。

父親對於小孩營養挺重視,也許基於他對運動的體會,或僅僅是因為他個子不高,並很清晰地將其歸咎於他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處於成長時期,卻經曆挨餓”。總之,他對我們姐妹的早餐是毫不含糊的。可能怕我倆長成小矬子?LOL

從記事起,在許多鄰居和同學的早餐還是稀飯下鹹菜的時候,我家就為小孩訂了牛奶。還記得那種圓形的塑料牛奶幣,中間有個孔,父親用一根粗粗的鐵絲,一頭彎個勾,將那個月(或周)的牛奶幣串成長長的一條,掛在牆上。每天就拿一枚(也許幾枚?)去換回牛奶。牛奶會在灶上煮好,好像用的是小鋁鍋。印象中記得不止一兩次,母親飛奔過去搶救煮得要撲出來的牛奶。:)端上桌的熱牛奶盛在小碗裏,很快會在表麵結上一層脂肪皮。我斜著腦袋,看著奶脂皮的皺紋在燈光下一閃一跳的變換著,對妹妹說:“你看,牛奶在跳舞!”也不知小兩歲的她聽懂沒。

牛奶就著什麽喝呢?饅頭啊!

雖是生長於祖國南方的天府之國,我卻是每天吃著饅頭長大的。當然隻是早餐。那時,我們住在父親的單位分配的宿舍,毗鄰單位食堂(那時叫夥食團)。夥食團每天供應三餐,特方便。但是,最方便的,恐怕是對於我母親。樂得她不用天天煮飯哦。母親會在送我們去幼兒園或小學之前,去夥食團買回幾個饅頭來喂飽我們。

後來,稍大些,我們就在家喝了牛奶,背上書包自己去夥食團用飯票買饅頭。父親規定了,光喝牛奶不夠,必須吃“幹糧”,否則撐不到學校的午飯時間。我們就被逼著每天早上一個必須的饅頭,價格是“一兩麵票”。一個星期總有一兩天,夥食團會烤蛋糕,就是現在叫的muffin,價格是“一兩麵票”加“菜票”,買三個蛋糕。我和妹妹就犯傻,既然饅頭一兩是必須,那麽三個蛋糕也是一兩,那我們就吃三個蛋糕吧。於是,人們會看到我倆雙手捧著三個蛋糕,笨戳戳地邊走邊啃。

可是,很cute的早飯回憶,在上初中後,開始有波折了。

上初中後,不知為何沒有鮮奶喝了。父親仍然不放棄關於牛奶的信念,買了奶粉,讓我們早上衝。那時候的奶粉,也許工藝比較簡單,當然估計成分也很純正,反正就是很難調製。熱水下去,奶粉必定成塊狀,調不散。父親教,說先用溫水慢慢調開,然後用熱水衝。

這不是給我早上添麻煩嗎?才不幹呢!可是父親很高壓的。他每天早上早操,很早就起床。他出門之前,會做如下的事:在小碗裏用溫水將奶粉調散,放在電熱水瓶下,這樣我起床後,直接按按鈕放熱水,牛奶就調好了,溫度還適宜;然後就是把饅頭蒸好,留在蒸鍋裏,我拿出來是熱的;蒸鍋裏每天都會有雞蛋,每人一隻。父親的計劃是,我在家喝牛奶,在上學的路上吃饅頭和雞蛋。上學步行40分鍾呢,又早,多睡幾分鍾,也不願花時間好好坐下來吃早飯。

挺好的安排是不是?時間精確到分鍾。可是,可是我還是煩了。原因有二:

第一,饅頭,那個我吃了好多年的饅頭,被留在蒸鍋裏,拿出來後,下麵會有一層厚厚的,白白的,水水的,東西。惡心。不願意吃。

第二,是雞蛋。從來不喜歡吃煮雞蛋!特別是幹幹的蛋黃。走在路上,沒有水,還要吃硬硬的蛋白,幹幹的蛋黃?!

於是,這樣生出來一件保守了多年的秘密 —— 我每天帶著雞蛋去學校,卻從來不吃。雞蛋去哪兒了?

初一二年級的時候,還像個小孩兒,雞蛋就放褲袋裏。這一放就是半天。那時我還是全校的領操員,輪到我值日,我要在全校2千同學麵前,站在台上帶領大家做廣播操 —— 帶著褲子裏的雞蛋!最後一節操是跳躍運動,那顆雞蛋就在我腿上蹦啊蹦。。。這麽危險,那兩年中,卻從來沒有一隻雞蛋當眾掉出來過!非常impressive吧! LOL  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我那隻雞蛋的歸宿不是垃圾堆,就是課桌抽屜。

到高中住校前,我的“每日一蛋”的遭遇大多如此。那時我們每個星期會換一次教室座位。每次輪到我座位的那個同學,會發現抽屜裏四五隻煮好的雞蛋,有的上麵還畫了臉啊,寫了亂七八糟的字啊。。。現在知道為啥我功課不好了吧?上課從來不聽老師講,總在開小差畫蛋。

那時沒能體會父母心。自己做了父母,也對自己的孩子竭盡牛馬之力和苦婆之心。能要求回應嗎?難。看看當初我怎麽做子女的。:)

現在我每天給孩子準備豐富的早餐,還打包午餐去學校吃。她有沒有把我辛苦準備的午飯給扔掉一些?我也懶得問了。問了也白問吧?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