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穿越隻是一個假設?
文章來源: spot3212022-01-20 14:15:33

作為一個被大海環抱的島嶼,波多黎各距離它的宗主國----美國本土有1600公裏的距離。

在沒去波多黎各之前,我曾經想當然的以為它就是個加勒比海島國,結果卻錯得離譜。雖然地理知識介紹波多黎各在地球上的定位是加勒比海沿線的島嶼,而實際上它是一座被夾在兩大海與洋之間的孤島,它的北麵是北大西洋,南麵是加勒比海,而它的首府聖胡安就坐落在麵朝北大西洋的狹小海灣裏。

從公元十五世紀到公元十九世紀,在四個世紀的時間裏,波多黎各一直都處於西班牙人的統治之下,直到1898年的美西戰爭打響,戰敗的西班牙才被迫在《巴黎條約》上簽了字,毫不心甘情願地拱手將苦心經營了四百多年的美麗島嶼交到了戰勝國美利堅合眾國的手掌心裏。

如今,走在聖胡安的老城窄街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留下來的古老建築,當然也有繼任者美國人對島嶼貢獻的影子,但老城的整體麵貌給外來人的感覺就是曆史的多於現代的;老舊的多於嶄新的。想來大約是因為在經過幾個世紀的建築和發展之後,它早已經沒有了可發展空間,除非是把舊的推倒重建。

在聖胡安老城,露天的咖啡館、餐廳以及五彩斑斕散發著年代感和神秘感的一座座老舊斑駁的房屋,使人仿佛置身於可以回歸到很久很久以前的時空隧道裏,如果不是偶爾看見從小街上低速穿行而過的現代化的汽車,說那裏的人們始終生活在百年前的氛圍中大約也會有人深信不疑。

表麵像是鍍了藍色釉彩的青石磚,鋪就了老城一條又一條寬窄不一的街道,由於使用的年代太久了,那些街道已經變得高低不平、坑坑窪窪,人們走在那些小街上,大多都是自下而上的不停地爬坡,那讓我想起了四川重慶的老街,也是讓山城的居住者們永遠都處於一種天天上山與下山的循環往複之中。

青石磚鋪就的街道兩邊的房屋都被不同的油漆刷上了鮮豔的色彩,它們有黃,有藍,有粉,有綠更有紅,不像我印象中北美的建築那般色澤幾乎千篇一律,那也許就是加勒比海人特有的生活品味吧?

或許,倒退幾個世紀,小島上最時髦的交通工具大約除了人的兩條腿之外就隻有騎馬和馬拉的小車吧,而島嶼的麵積注定了房屋與房屋建築之間的距離不可能相隔太遠,也所以,老城的小街才會那樣苗條。到底有多苗條?

苗條到一輛普普通通的汽車就占滿了幾乎整條街道,估計這種情況在歐洲的許多地方也很普便,所以老城中許多街道都是單行路,因為那樣狹小的地段,兩輛車相對而行根本就沒有錯車的任何可能性。即便是老城的“大馬路”,也寬不到哪裏去,兩輛車相向而行,隔著車窗伸直了胳膊互相握個手是有可行性的。

在我走馬觀花的印象裏,與其說聖胡安是一座城,不如說它是隱藏在堡壘腹中的一座城更恰當些。

看看那刀砍不入,槍打不動的堅如磐石到如今的幾尺厚的城牆,看看那隻許一人容身的高高在上的瞭望塔,這不是堡壘還能是什麽。

然而那些隱藏在厚厚城牆背後的,依城牆而建的卻是一座座蜿蜒隨地勢而上的民居。幾百年前。西班牙人就是利用那高大厚重的城牆外加麵朝大西洋的一門門火炮,阻擋住了外來敵人一次又一次想吞噬聖胡安的企圖。

如今,聖胡安老城隨處可見讓不懂西班牙語的外來者一頭霧水的雕像一座又一座,我猜想,他們一定是西班牙民族的英雄和西班牙領地的捍衛者。

在聖胡安,西班牙的殖民影響到底有多麽的根深蒂固?說出來可能沒有人會信。

這是老城中一個普通的餐館,我猜想這套餐具應該是老舊的西班牙式吧?看著很像軍隊編製的餐具。就連餐館中的侍者也都是穿著幾個世紀以前的西班牙式的服裝在為現代的遊客服務,是不是很有意思?

誰說穿越隻是一個假設?在聖胡安,你可以隨時從21世紀一步就穿越進了幾個世紀以前。。。。。。

 

 

 

 

 

 

 

 

作者:spot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