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閑聊:生活中的政治和醫學生的艱辛。
文章來源: spot3212019-09-02 16:11:38

九幾年的時候,有一年過年時給家裏打電話,正巧二表哥去給我父母拜年,就順便和他在電話中閑聊了幾句。那次二表哥著重問了問美國的交通情況,因為他是搞城市地鐵建設的工程師。記得他那次用非常羨慕的口吻說,美國真是不錯,人人都有汽車開,不像咱國內,大多數人都騎自行車。我當時跟他解釋,說美國人開汽車其實就跟中國人騎自行車是一個道理,因為在許多中小城市中,並沒有較之國內那樣健全的、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係統,人們去哪裏都必須自己開車,沒有汽車,許多人就連班都上不了。也所以,大部分美國人的汽車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實用。現在,二表哥早已經有了自己的兩輛汽車,也有自己的車庫,估計現在的他早已經忘記了當年羨慕美國人開汽車的事實了。

是的,在鄉下居住,開車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樣的,住在大城市郊區的人們也同樣需要開車討生活。在中、小城市裏,一般情況下,有車的人就會有房子,而有房子就會有一個、二個、三個甚至是四個車庫不等。由此,存車對於小地方的人來說基本都不是個問題,但對於居住在大城市裏麵的人來說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因為城市中心的地皮貴,寸土寸金還人滿為患,除了那些超級有錢的人可以擁有自己的車庫外,一般人就沒有那麽幸運了。因此,我們此番利用全國假期的時間飛去東部探望兒子,回程時,就把兒子當時開過去的、已經在朋友家的車道上停了一個月的車再順便開回鄉下來。

從準備降落的飛機上俯瞰曼哈頓。

去東邊幾次,接觸最多的當屬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們,例如大樓的門房,例如Uber的司機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雖然絕大多數時候絕大多數人根本聽不到他們的傾訴,但他們的生活卻是實實在在的。

上次進紐約城吃飯,開Uber的是一位中年的黑人女司機,她很健談,也很開誠布公,一路上和我們聊的幾乎都是和生活有關的話題。她告訴我們,她是一位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單身母親,上有一個行動不很自如的老母親,下有一個成年的兒子。她一個人需要同時幹三種不同的工作才能保證每個月按時付出房租和各種生活費用。我們問她如何看待非法移民的事情?她回答說,看,我一個人要打三份工,起早貪黑的還要交稅,就算我錢掙得不多,我也是有工作的,有工作就要交稅,不管你願不願意。可是許多外國人一來到這個國家就受到政府各種各樣的保護和照顧,他們花的都是交稅人的錢,他們過得比我舒服,而我卻要幹三份工作來養活自己,這是不公平的。由此,我們感覺到,或許有許多自食其力的黑人也並不支持國家的有關保護非法移民的政策,隻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不便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是他們的真實想法被一些所謂代表他們的人刻意掩蓋了。

這次去紐約,在拉瓜迪機場等了半天才和用手機選定的Uber司機接上了頭,他是一位從大陸“過來”的人。估計是因為看到同胞還是會感到親切,他主動和坐在前排的先生嘮起了家常。他說他是從國內知名的偷渡大省出來的,他們家鄉的人十個裏有八、九個都是通過偷渡來美國的,一般的偷渡費用都要在幾萬美元不等,而且每個人所走的路途都不一樣。他自己是花了錢,辦了本“日本”護照,以日本人的身份出走捷克共和國的,然後又從捷克坐飛機到了紐約。先生問他會說日語嗎?他說不會,但也還是順利的用日本人的身份進入了美國的心髒地帶。這麽多年過去了,他始終沒有身份,想回家、想把父母接過來探親是無論如何也行不通的。先生再問他是如何辦來駕駛執照的?他說在紐約州隻要同時擁有六種證明身份的證件就可以辦駕駛執照了。不知道這種規定是不是全美國通用?以前就知道西邊的大州不用社安號碼就可以辦駕照。二十年前那個闖紅燈撞了我的新車的墨西哥女人就是無有駕照、無有保險、無有社安號的“三無”女士。為此,保險公司把為我們修車而衍生出來的憤怒加在了受害者的我們的頭上,給我們的保費一下子漲了很多。所以我說生活中處處都體現著政治的影響,就像那個飛速上坡闖紅燈的三無女人一樣。她闖了紅燈,傷害了無辜的人,而那個無辜的人卻要為她所做的一切買單負責,這本身就是極其不公平的。但是如果她根本就進入不到這個國家呢?當然,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行車事故,但幾乎所有的駕駛者都不希望自己被“三無”者傷害這一定是真的。

醫療工作者的辛苦是我小時候就知道了的。早出晚歸,無休止的加班都是和“醫生”這個詞緊密相連的。而醫學生的辛苦是幾十年以後才知道的,他們的付出要比正式醫生加個“更”字。過去三年的住院醫生活,兒子都是以每星期平均70-80小時的工作量拚過來的。現在,到了專科實習的階段,工作依舊緊張。我們到達紐約的那天,兒子傍晚六點鍾下了班,而晚上還要on call。到了九點多鍾,果然有住院醫生打來電話,向他谘詢一位心髒科住院病人的處理方案,他解釋了一通,掛了電話。後來電話又打來了,他又解釋了一通,但住院醫生還是希望他能去醫院一趟。十點多鍾的時候兒子出門去醫院了,直到快一點才回來。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兒子又出門上班去了,直到傍晚快七點才回家。一位朋友的孩子也剛剛考上fellow,也是一天到晚的緊張起來沒完,頭天剛剛上了十幾個小時的班,第二天又要接著上夜班。看起來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光有腦子和技術還是遠遠不夠的,強健的能夠禁得住長時間煎熬的體魄才是最最重要的。隻想真誠的告訴那些想讓孩子進醫學院的家長們一聲,千萬千萬不要為孩子做主,千萬千萬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想一想孩子是否真的有興趣、有體力、有能量去麵對將來的這種必須麵對的殘酷的學習和競爭方式。因為,我覺得做醫生一定要自己喜歡才成。隻有喜歡才能狠下功夫,隻有喜歡才能知難而進,隻有喜歡才能苦中作樂,隻有真心喜歡才能堅持到最後。

由此,我要衷心的對醫生們說一聲:謝謝你們的付出與勞動!

 

 

 

 

 

 

 

 

 

 

 

 

 

作者:spot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