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進紐約
文章來源: spot3212019-06-18 15:56:22

剛剛看了城裏一位熱門博主寫的討厭搬家的文章沒幾天,我們就飛到東邊幫兒子搬家去了。來到美國這許多年我們自己總共也就隻搬了三次家,和喜歡說走就走四海為家,一生要換五、六份工作的美國人比起來相差甚遠,從另一個側麵也說明我們在這裏的工作和生活還算穩定。於我們的相對穩定正好相反的是兒子卻幾乎成了搬家專業戶,從上大學那天開始到現在,兒子前前後後已經搬過六次家了,我們這次去是他的第七次搬家,今後還要搬幾次真的是無法估計。

樂悠悠準備乘著最後一班夜航飛機飛過去,上了飛機坐下來以後才赫然發現座位旁的機艙壁好像有個不應該出現的大縫隙,我趕緊扭過頭看了看對麵緊急出口座位旁的情況,人家那裏左右兩邊的機艙壁都是嚴絲和縫的,這說明我這邊確實是可能出了些破腚(綻)。問先生要不要把情況跟乘務員通報一聲,他卻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於是乎,隨著飛機的起飛我腦子裏開始不停的想象著電影中的各種驚險鏡頭,想象著飛機的艙門會在意想不到的瞬間就分崩離析了,想象著自己被強大的氣流吸出了艙外成為急速下降的自由落體直至被摔成肉餅…… 好在我的這些想象確實也隻是想象,那架飛機除了在降落時稍顯用力過猛之外,一路上飛的都很平穩。

以前幾次去紐約就是走馬觀花去的,大部分時間不是進飯館吃飯就是去博物館參觀,對紐約的認識隻局限於表麵。這次的情況不一樣,兒子必須要搬進紐約城裏住,從今往後的這幾年他都要和紐約同呼吸共甘苦,所以我們對紐約的再認識也就從幫他整理新居那天開始了。

因為農村土地便宜人煙稀少,所以我們這裏什麽東西都“大”是一個特性。例如去商店買Bounty 牌子的 paper towel ,兩卷一包的很少有人買,而最大的包裝可以大到十幾卷一包,買的越多,花錢就相對少一些,我每次都是買大包,搬回家放進儲藏室慢慢用挺好。這次進城了,幾天的時間裏都在兒子住所周圍的各種商店出出進進,由此發現了一個特點,許多商店的商品都是以小包裝為主的,不少商店的空間有限,貨物架和貨物架之間的距離很窄,兩個人同時經過大概就會臉貼著臉了。上次去紐約時我們進了一家餐館吃飯,當中去洗手間的時候,我驚奇的發現想在洗手間裏瀟灑的轉個身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是進去一個胖子,估計真的會被卡住動彈不得,那個小小的洗手池尤其有意思,和大的洗手池相比它簡直就是一件玩具。

那次以為那個餐館是個特例,這次一看才知道原來“迷你”才是紐約城不少地方的特性。

本來想給兒子買一大包Bounty存著慢慢用,無奈人家店裏隻有兩卷一包的。

這個aisle實際上很窄,一個人走剛剛好,兩個人就得列隊而行了。

許多蔬菜都是擺在貨架子上的小格子裏的,看了覺得很有意思。

這個checkout的櫃台也很短小,還被一排排的貨架子遮擋著,非常的不顯山不露水,跟我們這邊一長溜很明顯的付賬櫃台相比就顯得很小巧。

估計因為紐約地少人多,寸土寸金,物以稀為貴,房屋的租金都不便宜,所以許多商店就被迫采取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經營方式。

當然了,那些“大家”們卻絲毫也不吝嗇錢財,醒目、高調、氣派、奢華才是他們招攬顧客的唯一理念。那個剛剛開張半年,在61街上的Starbucks Roastery 店就巨大無比,置身其中,人就猶如幾顆小小的螺絲釘散落在巨大的鋼鐵巨獸的肚腹中一樣微乎其微。

(網上截圖)

紐約的地界貴,紐約的房子更貴,紐約的冬天時常會暴風驟雪,給出行的人們帶來巨大的困難。為了隨叫隨到,也為了減少出行的不便,我們給兒子在距離醫院三十分鍾的距離之內找了住房。不管未來的天氣如何肆虐,不管未來的冬雪會有幾英尺深,兒子隻要步行就可抵達醫院,為了兒子的前途,當父母的就隻能忍痛從肋骨上往下刮肉了。

近距離看紐約,它的老舊和年久失修在許多地方都是顯而易見的。這一點,對經常往來中美之間的人,尤其是那些經常去中國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人來說更是不言而喻。一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另一個是新興的社會資本主義大國,兩者之間的差距是以幾百年計算的。當資本主義的紐約如璀璨明珠一般冉冉升起在西方的地平線上的時候,東方的中國還是一片滿目蒼涼的封建國家。中國的真正發展是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的,中國的大興土木擴建大約是從九十年代開始的,如此,一個到處都是新建築的國家肯定看上去要比那些已經經曆了百多年滄桑的高樓大廈要氣派得多,兩者之間沒有什麽可比的。紐約雖然蒼老,但底蘊猶存,人文氣息濃厚,世界各地的人們奔它而去看上的是它的大度與寬容,平等與自由。誠然,紐約也在不停的發展和建設中,正在建設和正在改造的高樓隨處可見。最著名的就是那個外形如蜂窩一樣的被叫做“Vessel”的屹立在哈德遜廣場上的藝術作品。

想知道紐約的和諧與自由在哪裏,你大約能夠從在中央公園自由自在騎車和漫不經心輕鬆慢步的人們的臉上看出來。

而紐約的大眾化就散落在它的街頭巷尾。當我在紐約的街頭看見那種早已經在中國絕跡許多年的賣冰棍兒的小推車時,我那種兒童般的激動心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為什麽不該激動,那的的確確就是我們小時候夏天裏天天見到的被老奶奶、老爺爺推著走的賣冰棍兒的白色手推車。

我絕對沒有想到,在美國金融、文化和政治中心的紐約居然見到了兒時中國遍地都有現如今卻無處可尋的簡陋的賣冷食的小推車。是美國落後了,還是中國進步了,這個問題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我隻希望我們的兒子能全身心地融入這個著名的城市且為它臉上添一抹小小的光彩。

 

 

 

 

 

 

 

 

 

 

 

 

 

作者:spot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