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顛覆傳統的一把雨傘
文章來源: spot3212017-01-14 12:47:10

今年,我們這裏基本是屬於暖冬的氣候了,從十一月底到目前為止,隻下過一場連一英寸都不到的小雪,而去年從初冬開始到這個時候都早已經下過四、五場三、四英寸甚至是更深的雪了。早就聽說過一個講法,說天氣形式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年幹,一年澇;一年暖,一年冷的規律循環的。如果上一年雨水多、降雪勤,那麽接下來的一年就很有可能是降雨少,無冬雪的一年了。特殊情況和特定地區肯定是有的,但就我們這片區域來說,以上那種說法卻很明顯是幾乎站得住腳的。

一個星期了,天天都是陰雨連綿,烏雲滿天。數九寒冬下大雨,前些日子還偶有雷聲滾滾,全球氣候變暖的征兆似乎隻在我們這裏形勢惡略起來。

周末出門尋覓一周的吃食,不顧頭頂哩哩啦啦的雨水澆頭,就那樣子濕漉漉的一連開車去了地點不同的三個店。其實,雨傘就在車裏,隻是覺得上車下車開傘閉傘的太不方便,看看周圍的人,手裏舉著傘的實屬鳳毛麟角,都是被雨淋著快走幾步進商店的。這種寧願挨挨淋也不打傘的習慣和美國的商店幾乎都有很大的停車場,且停車方便,距離目標就隻有幾步路有很大的關係。話又說回來,下雨天打傘,對於開車的人來說並不是一件讓人省心的事情。開車的人都知道,外麵下著雨,你要打開車門出去,就得先把車門打開,再把雨傘從車門內伸出去,人還得趕緊的從車裏鑽出去,否則,雨水就會順著傘把、順著你的胳膊一個勁兒的流進車門裏。從打開車門到撐開雨傘再到關上車門,在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早就被淋到了,而且車內很有可能也被淋到。所以,如果雨不是很大,許多人就選擇了快速下車,快速關車門,快速進商店的“三快”套路。再者,出門還好些,回家就不一樣了,你總得要在門口淋那麽幾秒,濕透的雨傘是沒有辦法拿進屋子裏的,地板會因它而寖濕一大片,實在是很討厭人。

但是,雨傘被發明了幾千年,式樣就隻有一個,都是尖頭朝上,傘麵朝下,難不成你還想讓它反著折疊嗎?

嘿!這話說對了!還真的就是有人設計出了反向折疊的雨傘了。

英國61歲的大叔Jenan Kazim以前也想:畢竟我們的傘撐了至少3500年了,應該沒什麽大問題吧?傘還要怎樣?不一直就是這樣嗎?,可英國多雨的天氣惹惱了他的丈母娘。“每次下雨,她都會抱怨雨傘把她的地板弄得濕漉漉的”。起初Kazim並未過多在意,直到他有天盯著傘下積了一灘的雨水。

身為航空工程師的他,出於職業的敏感突發奇想:會不會是傘的設計出了什麽問題?

他開始有意捕捉下雨天傳統雨傘帶來的種種不便。比如他雨天上車時,想躲進車裏再收傘,但無論如何你都收不進去。。。

隻能迅速地先收傘、再進車,即便你動作再快,也還是要淋一身。

進到車裏,濕漉漉的傘好像放哪都不合適,如果你再粗心大意,隨手一放,那極有可能沾濕重要的東西。

你以為這就完了?不可能!下車時,還要再過遍水。。。

不僅如此,在人多擁擠的地方,開傘的時候也要小心翼翼,否則很容易戳到、誤傷他人。

如果雨水再遇上大風天,那根本就撐不住,打傘跟不打傘效果無異。

麵對傳統雨傘的種種弊端,Kazim坐不住了,運用他所掌握的數學應用和精密工程方麵的知識,他開始了對傳統雨傘全新的升級。

有一點空閑就計算、設計。

一個細節修改幾十次也在所不惜。

不論是結構的設計還是材料的選擇,有點強迫症的的Kazim,都生動地詮釋了完美二字。

前後經曆了兩年時間,他拿出了一把顛覆傳統的反向折疊傘。

外觀跟傳統雨傘無大差別,打開與合攏的方向則與傳統雨傘完全相反,打開的原理就像花兒盛開一樣。

也許這看起來有點奇怪,但正是這樣的顛覆設計,合理地解決了所有問題。進車收傘,人在車裏傘在外,完全不成問題。

下車時,車門隻需開一點空隙,人未下車傘先開。

由於采用疏水布料以及獨特的花瓣式收束,沾在傘麵的雨水,會被完全收進傘中。

滴水不漏,無須再擔心沾濕重要文件或糟蹋地板等讓人抓狂的問題。

獨特的開合方式,讓你即便在擁擠的人群中,也不用擔心誤傷他人。

而遇到大風天,玻璃纖維製成的輻條能有效地對抗強風。不幸被吹到變形也沒關係。

隻要輕鬆一按,它就能立馬恢複原狀。

這樣就合理解決了所有問題,也顛覆了有3500年曆史的雨傘。在網站眾籌25000歐元時,卻獲得人們的瘋狂支持,最終籌得265397歐。

 

不知這款顛覆曆史的雨傘有沒有正是生產?也不知這樣的雨傘哪裏有賣?如果你知道,請趕緊告訴我一聲。先謝謝了!

 

 

 

 

Spot321轉載、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