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曾經的罪淵之地 Cabramatta 今日的悉尼“越南府”
文章來源: 東裕德2017-10-23 14:08:03



探訪曾經的罪淵之地 Cabramatta 今日的悉尼“越南府”
 
聽朋友說悉尼西南的 Cabramatta 是個越南人聚居區,很有特色,非常熱鬧。
 
悉尼華人喜歡把Cabramatta稱之為“越南府”,俺聽起來覺得很有味道。不叫它“越南街”也不叫它“越南城”偏偏愛稱其為“越南府”很有中國味。
 
這個周末俺興衝衝地乘坐火車來到離悉尼30多公裏的 Cabramatta“越南府”。
一下火車走出車站,那個“人丁興旺”呀……就甭提啦!滿大街的亞裔麵孔,鮮見有當地“洋人”。
 
不遠處一寫有“天下為公”的大牌樓高高矗立,初看俺以為是進了“中國城”啦!
 
“越南府”大街小巷商鋪林立,中、越、英文店牌煞是醒目。
 街道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卻整齊幹淨,秩序井然。

 
越南熱帶水果香蕉、芒果、菠蘿蜜、榴蓮、木瓜、西瓜等色澤靚麗,新鮮噴香,店主不時用越南話招攬過往顧客。
 
雜貨店日用小商品五花八門,堆放羅列在店堂及過道貨架上。一頂做功挺好,造型標準的牛仔遮陽帽僅售3刀。俺毫不猶豫地買上一頂,當即戴上。

 
越南牛肉、炸雞米粉店,顧客盈門排成長龍。
小巷子裏的咖啡館座無虛席,法國風味的麵包糕點,嫋嫋飄香。
 
路人摩肩接踵,廣場上一組身著越南民族服裝的越南女郎,手持話筒在音樂的伴奏下唱著越南歌曲,伴舞女孩舞姿翩躚,一派歌舞升平和諧景象。
 
眼前這一切讓俺感覺這個“越南府”,絕不像悉尼人傳說中的“危險”需小心前往的地方。
 
說到 Cabramatta“越南府”,它有本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血淚史:
42年前 Cabramatta也是一場人道主義災難的見證者。
近100多萬“南越”華人,以每人十兩黃金一個船位,向越南政府“買”了逃亡之路。
這些越南華人舉家漂浮在公海上,隨洋流漂移,如同浮萍,自生自滅,據說有近10萬人喪生於大海。幸存者分別被東南亞各國搭救。
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四國按比例分批收留了這些幸存者。
澳大利亞當時收留了10萬越南難民集居於 Cabramatta 及其他各州。
 
死裏逃生的越南華人,到達澳大利亞時多數人已經身無分文,山窮水盡,窮困潦倒。
10萬之眾難免魚龍混雜,這個地區毒品黑市隨之猖獗,犯罪率居高不下。因此 Cabramatta 在悉尼變得臭名昭著,被認定是不安全的危險之地。
 
幾十年來隨著第二代越南華人的出生成長和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的 Cabramatta 治安情況明顯好轉。
澳大利亞政府同時招聘了越裔警察,對地區治安管治更人性化,深獲當地居民歡迎,大大減少了因語言,生活習慣的差異而引發的矛盾。

 
這次實地探訪悉尼“越南府”,給俺留下深刻印象。曾經的罪淵之地,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