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以渡兮,慧以孤兮
文章來源: yfz94652016-11-15 16:40:29

智以渡兮,慧以孤兮

關於什麽是哲學,曆來有各種不同的表述。在哲學傳統之中,這個問題充滿分歧,倍受爭議。皮爾金哲學辭典中定義哲學為“有關思想,行為,與實在中最基本與普遍的概念”。雖然這個抽象概括了大多數現代表述,但它還是過於偏於細節。而推崇邏輯思辨的理性更強化了這種趨勢,從而造成了這樣一種認識;即哲學僅僅是指導科學的方法論,它對存在真諦一籌莫展。這個趨勢使得“哲學死亡”的觀點有了市場。那麽,這種趨勢的根源在何處,讓我們從哲學的範疇說起。

雖然,老子也有類似的論述;但學術界通常認為,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裏斯多德奠定了哲學的範疇。他們將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作為哲學範疇。而兩千多年的哲學發展,人們至今仍然在為此三人的貢獻做注腳,並對這些範疇的延伸問題而感到困惑。然而,這種困境是否反映這樣一種可能性呢?即對這三個範疇,是否有更恰當的分類使得其能更凸顯哲學本質呢?為探討這種可能性,有必要綜合全人類智慧;特別是東方哲學。從老子道德經及佛教經典看,真正獨立的哲學範疇隻有形而上學知識論。而倫理學不是獨立的哲學範疇;因為倫理本源從屬於形而上學。或者說,道德本源與存在真諦是同一的,認識存在真諦就是認識自己。如果我們更深入地探索這兩個範疇的認識論就會發現,形而上學知識論從屬於不同的認識論。這是兩千年來被忽視的現象。老子在道德經中指明了兩種不同的認識方法 - 為學日增,為道日損。為學日增對應於知識論;它從整體去規範細節。所以人們從學習出發,分析現象,發現差別,建立概念,確立聯係,增加知識。這就是邏輯認識。它是“以一釋多”的過程;是人們認識“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過程。而邏輯思維正是它的必要條件。但是,形而上學也需要應用邏輯思維的認識論嗎?顯然誤解發生在這裏。老子認為,超越一。求就是從萬物回到三,二,一,及道的過程;這是一個“以多知一”的過程。它與為學日增的過程完全相反。因為,“為道日損”中要損的正是邏輯思辨。如果用哲學學術語言表述的話:存在本體是一個“GENERIC”(抽象)的極致。這種抽象化的終點使得言語道斷。人們最多能用一個無結構的名相來表示存在本體。有人說“存在”,有人說“絕對精神”,有人說“神”,也有人說“道”。許多哲學家沿著這個方向達到這裏都束手無策。康德在此講“不可知”與美感;黑格爾在此講對立統一,卻無法消除對立;維特根斯坦在此講“語言極致無意義”;海德格爾在此講“哲學死亡”。這些隱喻著一個道理:如果應用邏輯認識論於形而上,或者將形而上當作學問,是不會有結果的;也是不可能產生智慧的

哲學從誕生起就與智慧,與自由緊密聯係。智慧雖然被運用於指導知識論,但是,智慧與自由永遠不從屬於知識本身。因為知識總是被束縛於條件,不是真正智慧與自由。行而上(智慧)脫離邏輯認識的特性隱喻了另一種哲學本質的定義。這就是本文題目所表達的 - 智以渡兮,慧以孤兮。何為渡,橋也。在麵對認識論延續產生斷裂時,人們需要一座橋來抵達彼岸。因此,為認識存在整體,哲學就是這樣一座橋;一端連接著存在真諦,一端連接存在的邏輯細節。易經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中國的儒釋道中,形而上從來屬於精神而不屬於學問。精神需要直覺通透,不需要邏輯理解。因此,哲學是連接人類精神與思想的橋梁。精神與思想的不同認識論就像人行走的兩條腿;走向存在細節使得哲學促生科學。走向存在真諦使得精神通達覺醒。何為孤?反本歸源也。智慧更多地體現於事物的相互聯係,而不是彼此差別。它反饋著從萬物回到三,二,一的過程。就如慧字的結構所示,掃除心中雜草。走向孤獨,超越差別,體現共同點的智慧。它最終是一種虛懷若穀的氣度,一種MINDFULLNESS的心態,一種精神自由的境界。

曆史長河中,許多人以做學問的態度來對待形而上。遺憾的是,他們永遠無法得到任何確定的,唯一的形而上之“解”。相反在科學上,人們突飛猛進地收獲知識,以及各種局部科學之“解”。這種對比的強大反差,使得人們越來越相信形而上是虛無的,不存在的;恰恰沒有意識到自身認識論的局限。對那種“解”的執著,人越來越相信,存在整一是個有意誌主導的體係;任何事物都有安排。他們甚至不願意用開放的思維去想想某種不確定“解”是否也是可能的。到此,已經不是科學的局限,而是胸懷的大小了。精神與思想在認識論上的差別告訴人們,存在整一不可能被理“解”。但是,先輩們在精神領域的探索又告訴人們,存在整一有可能被感知。而精神道路就是觀與知的過程,而不是求“解”的過程。通向精神的媒介是我們自身的覺知(Mindful Awareness)。我們要做的隻是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就可以了。佛教中的止觀,就是一心專注地觀察。在這個過程中,自身覺知會變得更靈敏,被觀察的存在也會更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