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佛教 — 3
文章來源: yfz94652011-09-28 17:34:17

覺知 - 佛教認識世界的方法:

 

許多佛教經典對覺知,及其修行方法有非常詳細的論述。例如,唯識與中觀的經典。這一節裏,作者將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覺知。或者說,僅僅探討那些通過人的努力能夠達到的覺知,而不是那無法通過努力達到的覺知。認識終極真理或者“覺醒”(Enlightment),需要具有這兩種覺知。前者與人的努力有關,並且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後者與人的努力無關,並且不是一個漸進的,而是“頓悟”的過程。那種認為光靠人的努力(修行)就能達到終極真理的觀點是不現實的。因為任何努力都是自我的運作,它的結果不會比自我更偉大。然而盡管“頓悟”與努力無關,但如果不具有通過努力而達到的更完善的覺知,“頓悟” 也不可能發生。或者,發生了也覺察不到。佛陀努力了很多年都沒達成,且在菩提樹下通過中道而悟。準確地說,中道既不是努力,又不是不努力。它是超越二元的。本文僅探討努力能夠達到的覺知,而將努力達不到的覺知留給禪的世界。

 

覺知(Awareness)是人對“存在”的覺察,知道。也許含有接納,不分別的意思。它是意識產生前的東西。一般人的覺知是不完善的。與“覺醒”相比,就像是夢中的覺知。也就是說,無法覺知“存在”的很多細節與深度。人們知道,電影是由一張張影像組成。而大家看到的卻是連續的動作。這個事實可以得出幾個結論。如果用時間(x軸)與覺知(y軸)來做一張二維函數圖,我們可以發現,隨著時間改變,覺知不是一個常數。如果覺知是常數,我們就應該看清那一張張影像。因此,隨著時間改變,人的覺知有高有低,就像波那樣。這是第一個結論。第二個結論是,覺知低的時間(波長)一定大於倆張影像交換的時間。否則,我們也能看清影像交換,或者至少影像交換時的跳動。從這倆結論可知,人的覺知有點像沒有負值正弦函數。誇張的說,人的覺知也是“量子化”的。正是這種有缺陷的覺知妨礙人覺察全部“存在”。佛教的認識論就是從這有缺陷的覺知出發,並通過修行來首先建立完善的覺知。佛說過,“在一個閃電的刹那間,人有恒河沙數那麽多的念頭”。而完善的覺知就應該能看清那每一個念頭。98年,作者來到San Jose的一個南傳佛教道場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吡缽舍那”(Vippasana)禪修,即修觀。在佛教的修行次第裏,這種方法本來應該在定力修行完成以後。但“條條大路通羅馬”,直接修觀也是可以的。在那一個多月裏,道場裏基本隻有我這個居士與出家人。每天早上四點開始坐禪修觀,適當地加入走禪修觀直至晚上十點。師傅要求我盡可能覺知周圍的一切,(包括自己的心念起伏,外界發生的事件,甚至在用餐時的一舉一動),但對覺知到的事物不起分別。在修行的後期,我已能覺知自己心念慢慢浮起。但是最讓我感到意外的還是剛離開道場時的感覺。在告別師傅後,我開車上了101高速公路。一加速就發現外界不一樣了,路邊樹上每片葉子的飄動都曆曆在目。急忙停車在路邊定定神。試了幾次都那樣。太多的信息反饋幹擾了開車的反應,我隻好慢速地行駛了半個多小時才習慣了。後來,作者才明白那一個多月修觀使得自己的覺知比以前增強了。那些原來覺知低的地方得到某種補充,所以才能覺察更多的外界事物。佛教就是用這樣的修行來建立完善的覺知。這種覺知使人能覺察許多通常得不到的信息。大家可以想象,作者這樣根器差的人都能在一個月修觀中達成某些覺知的改善。而那些幾十年連續修行的出家人所具有的覺知一定遠遠超過通常人的覺知。而完善的覺知應當能覺察到“存在”的各種緣起緣滅。也許我們可以形容這完善的覺知已經不是那“量子化”的或者間斷的,而是連續不斷的。這種清晰,連續不斷的,直接覺知“存在”是人認知自然的更高級的途徑。它具有整體性與直接性。

 

然而當出家人通過修行建立了完善的覺知後,並不意味著能覺知到了“存在”的實相。這是因為觀察到的仍然是“見山是山”的表象。覺知的完善隻是一種量變。在一定的條件下,它能產生質變。覺知的深入才是這種質變。量變到質變轉換需要非常強的定力。這也就是佛教強調修“止觀”的道理。一位南傳佛教的高僧(烏希臘南答大師) 曾經告訴作者,覺知一定要洞穿表象,才能觀察到“存在”的實相。這也許就是通常所說的“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了。更進一步,明白實相與表象的關係,就回到了“見山還是山”的境界。那時,見緣起而知性空。泰國高僧阿薑查在他的自傳“寂靜的森林Pond”最後一章裏,描述了這種覺知洞穿表象的經過。有興趣的讀者可引為參考。說到這裏,人們不禁要問這種覺知對科學有什麽意義和幫助。這個問題比實際想象的遠遠要大,因為它涉及到佛教,哲學及科學之間的相互關係。為了不偏離本文的中心,在這裏作者隻討論它對科學觀察的作用。這些看法僅是作者自己的觀點,並不一定正確。現代科學在三大領域存在觀察的困難。它們是宏觀的天體領域,微觀的量子領域,及人的生命領域。人們要靠儀器來獲得有限的,有誤差的信息。然而,修行建立的超強覺知是可以用來直接觀察這些領域。觀察的方法就是“作意”。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裏對“作意”有詳細的描述。如果被觀察係統具有“Localization”的特征,應該能觀察到可描述的信息。物質體係往往具有“Localization”的特征,因為那是場強非常大的地方(愛因斯坦言)。如果被觀察係統具有“globalization”的特征,觀察到的信息就難以用邏輯概念來描述。這也就是為什麽佛說世間的因緣不可思議。它隻能心知,意會而無法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