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涼意:自製全水果棒冰
文章來源: 禦樹林楓2012-06-29 08:25:51

將鮮果或冰凍水果加紅糖或蜂蜜打泥,裝模,冰凍,吃。就這麽簡單,放心。如果用冰凍水果要加少許水。
 





紅的是草莓,黃的是桃子。做了綠豆冰棍,結果不招待見。謝謝網親沉魚的提醒,這裏把自己對加澱粉或糯米粉的感覺再叨嘮兩句: 對於水份大的冰棍如綠豆、西瓜要放一些開水衝燙調開的澱粉、糯米粉,來調口感,否則就象啃冰塊。要是草莓、桃子等這些水分少的水果打漿時不放水,即使不放澱粉也還可以。

夏日的冰涼,不全是現代人的享受。冷飲,大約起源於 3000 年前的商代,當時的富貴人家已知冬日鑿冰貯藏於窖,以備來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設有專掌“冰權”的“淩人”。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橫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當時冷飲製作的水平相當高。

唐代更開始公開出售冰製品,據《唐摭言》載,盛夏蒯地人賣冰於市,過路人熱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為快。卻不料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結果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冰都融化了, 蒯地人終於弄巧成拙,賠了本。晚唐時,商人為了招徠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顧客。

冷飲在宋代發展得很快,而且種類繁多,出現了冷飲專賣店。楊萬裏詩曰:“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北宋汴京 ( 今開封 ) 的冰店裏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當時的冰鎮酸梅湯,更是風味獨特。南宋臨安 ( 今杭州 ) 街上賣的有“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等,宋劉鬆年的《茗閱賭市》、宋書家的《半茶圖》,還把出售冷飲場麵畫入畫中。

元代以後,冷飲有了新的突破,帶來了冰淇淋的出現。明清時,不少美味冷飲名品相繼出現了,僅《紅樓夢》中就有酸梅湯、玫瑰露、木樨露、涼茶及玫瑰鹵子湯等記載。

冰古代已有多種用途,如祭祀薦廟、保存屍體、食品防腐、避暑冷飲等當然,古代能享受冰食冷飲、大量用冰的,多為權貴富豪。《開元天寶遺事》卷上載有楊國忠以冰山避暑降溫之舉:“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宴席間。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其驕貴如此。”難怪曆代帝王和豪門富戶都大力營建冰庫了。應當說夏日的冰涼,是現代普通人的享受。

古人不僅冬日藏冰,即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裏,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而且掌握夏日製冰的技術。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采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 硝酸鈣) 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

古人取冰 、藏冰比我們想像的要繁複得多,這以後再講。


  • 以愛的名義打翻醋壇
  • 懷疑妻子偷情

  • 受害者為何走不出家暴(二)----受虐婦女綜合症
  • 婦女地位與婚外情、離婚
  • 夫妻擺平(二) 夫妻的天平
  • 夫妻擺平(一)男尊女卑是中國傳統文化嗎?
  • 受害者為何走不出家暴(一)----斯德哥而摩情結
  • 家庭暴力不是家庭糾紛
  • 新時代的女性主義
  • 看家暴 反家暴 我心我情我思和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