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全職母親:向錢!向錢!向錢!
文章來源: 禦樹林楓2012-05-12 20:33:33

整個一個解放軍進行曲。如果條件允許,我也讚成“丈夫工作,妻子做專業主婦”、“母親最好是專心帶好孩子”。我不主張女人一定要出去工作,但取決於家庭環境。這個家庭環境不僅僅指經濟環境,而是價值觀的環境。男女有別,女人在社會家庭中有其自己特殊且難以取代的地位。女人在家裏相夫教子,對家庭、社會以致女人自己都益處多多。少有女人願意把生病的孩子扔給別人,自己還要去職場拚殺。

生活中,有一些全職媽媽的家庭幸福美滿,有的卻是酸楚難當。經常看到的問題是,女人在非金錢化的家庭勞動能否得到認同,這很大取決她的男人(有金錢收入)的價值觀,即:是否認為沒有物質金錢收入就是“吃白飯”的,就不該被尊重;幹多少都活該,動輒就 感情虐待(包括語言暴力、限製配偶求學、正常社交等)甚至肢體暴力。由於妻子不掙錢就遭受經濟虐待也時常發生。有尊嚴地生活是人類的基本權利。這些扭曲的價值觀導致了一些婦女沒有安全感,不敢“閑”呆在家裏,因為在一切用銀子衡量的環境裏連受尊重都是奢求。

一些分不清家庭暴力和家庭矛盾的人說:“那就別全職在家,出去掙錢不就解決家庭矛盾了麽?”那這個母親就要為了緩解“家庭矛盾”而“奮鬥終生”。首先,不能掙得少。如果家庭尊重是建立在夫妻的“收入差距”上,母親們,拚搏吧,為了暫時緩解“家庭矛盾”拚搏吧。不但要掙錢,還要多掙。看看這個例子:太太是大學老師,高年薪,帶薪寒暑假,工作時間靈活,應當很體麵吧?家庭應當沒有“矛盾”吧?“不幸”的是:先生是大夫。。。。

光拚搏還不夠,還要為緩解“家庭矛盾“而奮鬥終生。“為。。。奮鬥終生”?這麽嚴重?要這麽持久地拚命?當然了,千萬不要丟了工作找不到;千萬不要因為又帶孩子又工作而生大病不能掙錢。一旦失去“金錢價值”,所謂的“家庭矛盾”就接踵而來。那個天天稱銀子的人翻臉比翻書都快。

有人對“男女平等”有誤解,認為“男女平等”就是要掙錢一樣多,而忘記了性別差異在家庭社會中非物質價值,說到底是價值觀的問題。有時逼迫女人工作的不是錢又是錢:說“不是錢”是指一個人的收入足以養家;說“是錢”是有收入的人不尊重家庭勞動。有尊嚴地生活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沒有得到尊重的婦女帶孩子做家務也專心不了。

女性的家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體現,包括沒有物質收入家務勞動也要受到尊重,是新時代的女性主義 的觀點之一。

千萬別問我怎麽改價值觀,那是浸入骨髓的本質問題,我可沒招。還是歪首歌送天下媽媽吧。。。為什麽是這首歌?難道當媽媽不象打仗麽?

向前!向前!向前!

我們的雙手象機床,清潔著馬桶的內壁,

掌握著全家的飯量,我們操作著老少兼顧的廚房。

我們是子女的家教,我們是孩子的氣場,

從不休假,絕不晚起,隨叫隨到,

直到把所有人全部搞睡,終於可以囫圇紮進夢鄉!

聽,孩子啼哭軍號響!

聽,早起鈴聲多嘹亮!

媽媽們飛速疾馳奔向沸騰的球場!媽媽們飛速疾馳奔赴濃彩的畫廊!

向前!向前!

我們的媽媽向太陽,向無盡的勝利,向全家的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