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餅,又是春餅
文章來源: 禦樹林楓2012-02-22 18:26:37

 杜甫《立春》詩雲:“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最早的春餅是與合菜物在一個盤裏的,稱為“春盤”。西晉周處《風土誌》:“正無日俗人拜壽,上五辛盤。五辛者,所以發五髒氣也。”這裏的五辛盤即春盤。唐《四時寶鏡》說“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唐宋時,春盤已放在立春日出現。
 


還有一種春盤是是用綾羅假花或金雞玉燕插在盤中做成陳設品,用以傳達對春天的熱望。  《武林舊事》則記,南宋宮廷在立春這一天,“後苑造辦春盤,供進,及分賜貴邸宰臣巨璫,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翠縷紅絲”應當是指各種新蔬,“金雞玉燕”則顯然是精美貴重的工藝品,因此一個春盤就要“直(值)萬錢”。如此奢侈的春盤,雖然也還盛有青菜,但金玉製作的雞、燕喧賓奪主,其作用大概也是作為陳設,渲染節日氣氛了。

春餅有蒸製和烙製兩種。要是非要分出吃烤鴨的和一般春餅的區別,那就是吃烤鴨的餅小很多。要是象卷菜那樣卷烤鴨,一般人一兩個餅就解決了。春餅配菜根據個人喜好隨意,如蔥絲、炒肉絲、炒豆芽、菠菜粉絲,但是一般要有炒雞蛋。盡量要把菜湯篦出來。配的醬不論用甜麵醬還是海鮮醬,最好用小火炸一下。

高筋麵粉 4 杯,開水 1 又 3/4 杯,冷水 1/4 杯,要是韓國麵粉,水要少一些。這可是好大的量。要是人少, 2 杯麵足夠。

製作過程:

餅胚

   1 .將麵粉加入開水攪拌成散麵團狀,分次加入冷水,用手揉成軟硬適中的光滑麵團,蓋上保鮮膜放在室溫下靜置 30 分鍾。

   2 .將醒好的麵團取出切下一塊,撒幹麵粉稍微揉一下,搓成長條,切成小麵塊。將小麵塊壓成小麵餅,在麵餅上沾一層油備用。沾由的一麵最好不要沾麵粉。照相沒辦法,就把麵胚泡油裏了。

          3 .取兩個小麵塊,將刷油的麵對合疊在一起(其中一個多沾些油也行)。用擀麵棍將麵團擀成一張直徑約為 15 厘米的薄餅。要是烤鴨餅,餅胚要小,擀出來 12 厘米最多,否則太豪放了。



烙餅

   1 .加熱平底鍋,然後放入擀好的生餅胚,中高火烙製。

   2 .餅胚中 間有氣泡鼓起時,說明一麵已經快熟了,翻麵烙另外一麵,兩麵都稍微有些淡淡黃色就算烙好了。中間不要老開蓋觀察,會很幹很老。

   3 .取出烙好的餅,輕輕一分就可以分成兩張薄餅。將烙好的餅疊放在一起,上麵加蓋一個潮濕的幹淨紗布,這樣既可以保溫,又可以增加餅的濕度,使餅的口感更加柔韌可口。放在有蓋的容器裏也行。




一頓沒有吃光的餅可以切成細絲,像炒麵一樣做成炒餅吃,味道也很好。



幸福家庭也出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