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經》到“心”
文章來源: 禦樹林楓2011-12-17 15:38:59

回複中胡呲了兩句,害得月朗姐姐( zqy68 )又花時間在《 《易經》的魅力 》博文中加入了許多對自然界和生活的體會。我和她是從討論“心學”認識的,我覺得她的很多高論與《易經》有關。月朗姐姐有著學儒之人特有的謙和,認為很多來自《易經》的中華理念早就融入我們的血液。說得極是。匆忙著筆,以謝月朗姐姐。

就先說說我讀過的有關《易經》和“心學”的文字。 《易經 •係辭上 》中有“聖人以此洗心”的描述,基中涉及到了“心”,反映著《易經》對“心”的深刻意蘊。《易經 •係辭下》中還有易之“能說諸心,能研諸慮”的總結,《周易折中》釋其本義為:“‘說諸心’者,心與理會,乾之事也。‘研諸慮’者,理因慮審,坤之事也。”

卦與象是《易經》的精髓;“意”與“情”都由心構成。
《易經》坎卦中的“心”義及其原型性的內涵,為後世發展的心學奠立了基礎。李舜臣曾經評注說,“作《易》者,因坎離之中,而寓誠明之用,古聖人之心學也。”《易傳》中所發揮的“天地之心”,如複卦之“複,其見天地之心乎”;所主張的“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如鹹卦之“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所提倡的“君子立心以恒”,如係辭之“君子安其身後動,易其心而後語,定其交而後求。”便是心學的最初形態。反對“理學”的心學大家王陽明說“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 “ 理 ” 。他認為 “ 理 ” 全在人 “ 心 ” , “ 理 ” 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再說說從 《易經》到中醫基礎理論到微生態的平衡對立。 “ 醫易同源 ” 就是對醫的理論基礎是與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相通性的一種客觀認識。《黃帝內經》中的陰陽五行學說直接來源於《易經》的 “ 天人合一 ” 和 “ 陰陽二氣消長 ” ,並在中醫理論中得到了詳盡的發揮 。 中醫學 “ 天人合一 ” 的整體觀,對微生態學中生物與環境的統一觀 點是一致的。 中醫學 從整體觀、平衡觀的角度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 組織 器官 ,在結構上是相互聯係,相互溝通,不可分割的 ; 在功能上相互協調 ,彼此為用 ; 在病理上可相互影響。並且,人和 自然 環境是一個整體,人在能動地適應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著自身穩定的機能活動 。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並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謂之 “ 人與天地相應 ” 。中醫陰陽學說強調人體的整體性,對立統一性,同時又是相互製約,雙方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的狀態。一棵植株或一個動物體最佳狀態時有益菌占優勢,結構合理、功能協調,這就是微生態平衡。如果這種平衡失調,就產生各種病理狀態,用微生態製劑的補充有益菌,改微生態條件,恢複平衡,這就是 “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 。

月朗姐姐是一字一句敲的,我是稀裏嘩啦考的,慚愧。。。


請點擊“對家暴說不”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