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澤的UBI錢哪裏來?是否鼓勵懶人?或造成通脹?(完整版)
文章來源: 非否2019-09-03 20:55:09

* 錢哪裏來?對於他的計劃,最好的解釋在這裏,freedom-dividend.com

列出了原始數據來源,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數,而且提供鏈接,不滿意的可以用Google Sheet自己算。有第二個競選人敢於這麽做嗎?

簡單說,錢的來源主要是1)省下的現在已有的福利;2)大公司難以逃避的增值稅VAT;3)UBI刺激下的經濟增長;4)精簡政府機構;還有其它開源節流的政策。

* 是否鼓勵懶人?實驗上,阿拉斯加的UBI沒有影響就業願望;芬蘭去年年底剛結束的UBI試點也沒有。

機理上,因為UBI不與其它收入掛鉤,恰恰是消除了基於需要的福利最為人所詬病的弊端:怕失去福利而不願工作。UBI才是鼓勵吃福利者走出依賴福利的陷阱,多勞多得,是真正意義上社會福利改革。

* 是否造成通脹?簡單講,通脹的原因是過多的錢追逐沒有同步增加的產品。如果UBI靠印錢,的確會造成通脹壓力;如果是有稅收,是有因為科技發達而提高的生產力作為基礎,則不會造成通脹。

舉個微觀例子,Amazon出貨自動化後,貨沒有少賣,錢賺得更多。如果通過UBI把多賺的錢的一部分通過政府收增值稅交到被Amazon解雇的前出貨庫工人,因為生產的產品(包括服務)並沒有減少,貨幣也沒有增印,所以不會造成通脹。那麽如何讓Amazon等交稅呢?

* 增值稅有什麽好處?增值稅基於公司企業創造的價值,簡單表達就是:賣出價-買入價。隻要公司不做虧本生意,就必須付增值稅。而現在所用的基於利潤的企業稅,像Amazon那樣的公司選擇把所有利潤重新投入研發擴大再生產,就不必再向政府交稅了。增值稅讓Amazon難以避稅。增值稅也是全世界大多數發達國家的企業稅形式。為什麽美國偏偏沒有呢?

* UBI和增值稅是左派政策嗎?不是。UBI從曆史到現在,從學界到政界,一直得到跨越黨派的支持。自由派看到縮小貧富差距,給每個人基本生活保障的希望;保守派希望以此擺脫福利政策鼓勵不工作的弊端,同時直接還錢於民,減少官僚機構,符合其小政府的理念。而增值稅在美國不采納一直是因為民主黨的反對。增值稅的實質是消費稅,而窮人收入用於消費的比例比富人大,因而稅務更多地落在窮人身上。這也是同樣作為消費稅的購物稅把食品排除在外的原因。

* 但是但是但是,不勞而獲=社會主義,天不會塌下來嗎?隻問一句,除非你們是揭不開鍋,你家的娃是不是不勞而獲?

又及,關於網上所傳$1.5T的缺口,
$1.5T的缺口沒有考慮UBI對經濟的刺激而增加的稅收,也沒有考慮UBI脫貧作用的社會效益:降低所需的醫療、監獄、社會服務義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