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美國名校--回複王芳先生及聞過則喜網友
文章來源: 海攀2011-10-30 11:14:55

承蒙王芳老先生及聞過則喜網友專門掛號上網並第一次寫出長篇評論,本人不勝感激。這一段時間非常忙亂,一直沒有時間回複,敬請見諒。再有兩貼全文就要結束了,今天特地抽出時間一一回答。

 

 

~~~~~~~~~~~~~~~~~~~~~~~~~~~~~~~~~~~~~~~~~~~~~~~~~~~~~~~~~~~

王芳 評論於:2011-10-23 23:12:16 [回複評論]

 

回複海攀的評論:這個長篇寫得很好。文筆好,故事好。勾起我42年前完成博士學位奮鬥艱辛的回憶。

這篇故事有不少瑕疵。比較嚴重的是關於個性的發展。三位主角,鄭衛、劉娟還算沒大變化。但楊小靜則變得離譜,本來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姑娘,一,不愛學習, 在國內連一般高校都考不上,到美國後,則無中生有的惡補短短兩周,就學會了做一名優秀的生物實驗技術員。並進而業餘修完王冠MBA。二,在國內從小身體就 差,什麽家務活父母都不讓幹。現在在美國餐館,幹起了帶位兼跑堂重量級的體力活。做了實驗室主管後,每天12小時以上的工作量,每周7天,她扛下來了。 三,在國內時她不用大腦,做事沒條理,對錢財沒概念。忽然之間,作了實驗室主管後,上至實驗室經費,下至開派對,都做得井井有條。四,隻有愛攀高枝、愛虛 榮、愛物質的性情始終沒能變。最明顯的例子是,攀上老板係主任,這真是匪夷所思。老板居然還真的與她正式結婚,並以自己畢生心血的實驗室相托。關於楊小靜 的描述是在太欠缺說服力。

關於三位主角的未來,我認為當然是劉娟嫁給鄭衛。早在他們十八、九的時候,劉娟就早已獨排眾議,慧眼識英雄地看好鄭衛,相信他的能力,鼓勵他上進。知道他 是一顆尚未開剝出來的鑽石。在他經曆奪妻之恨的奇恥大辱時,表現出生死與共的激情,要與他一起跳崖。他們之間的深情已長達10年。設若他們大一相識18 歲,22歲綜大畢業來王冠,三年念課程,資格考試1年,博士實驗與論文3年,這時他倆應該是29歲。劉娟的成熟與穩重正好補上鄭衛的不足。絕配。

鄭衛真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悟性奇高。他使我想到金庸筆下的令狐衝、楊過,可不是郭靖或張無忌。如果他沒有走上革命性的T因子、R因子的分離研發,以他對 計算機的熱愛和他源源不絕的童心、童趣和原創力,他會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電腦遊戲開發者。最難得的是他性格開朗,不記仇。貪玩又怎樣?他玩什麽像什麽。他與 小靜的離婚,是小靜的損失,是鄭衛的再一次機會。

全篇錯別字實在多。讓我這個在台灣受過完整繁體字教育的人非常不習慣。不過這是小事。

我猜想作者是女性。因為一,在肖克傑臨行前,自我描述對劉娟的癡情,那簡直是瓊瑤版的夢囈,隻有女性作者才寫得出來。二,對於不多幾處性的描述,都是蜻蜓點水式的,不庸俗,不惡心。想當然爾。非常感謝作者的含蓄,沒有破壞整個故事的格調。

這是我今生所寫第一篇讀後感。實在是白看了著者的心血之作,又氣憤於許多搔不到癢處的磚頭,有感於衷,不得不發。

另外有一個問題問作者,您的博客上怎麽沒有別的作品呢?上天給了你才華,可別閑置浪費呀。

~~~~~~~~~~~~~~~~~~~~~~~~~~~~~~~~~~~~~~~~~~~~~~~~~~~~~~~~~~~

謝謝王老先生喜愛本書。四十二年前就拿到博士學位了,絕對是老資格。那時候絕大多數讀者都還沒有出生呢。

 

對於楊小靜爭論很多,王老先生又提出一些,這裏盡力澄清一下。其實人的可塑性是很大的。大部分來美留學的同學,在國內都沒有打過體力工,可是出國在外,沒有辦法,咬牙去做,也能頂下來。比如不才在下,出國前絕對遊手好閑,油瓶子倒下都不扶,出國後從當跑堂到做清潔工,從剪草到刷牆,十項全能,幾乎沒有不會的。楊小靜在國內是嬌小姐,來美後隻能放下身段,拚命努力,雖然累得連夢都不會做了,可還是頂下來了。按照我的經驗,也就是頭一周非常難受,隻要咬牙堅持住,以後就習慣了。

 

她在國內也不是不愛學習,隻是智商有限,又沒有考好,所以上了子弟班。她去做生物實驗員並不是兩周就優秀的,還是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她業餘去讀MBA,隻是進去了,並沒有修完。她雖然不懂節約,但做事還是很有章法的,因為她一直做報幕員,天生也善於處事,象她媽媽。至於改嫁老板並當上主管,來自真人真事,這也是我提筆寫這部小說的主要動力。

 

劉娟顯然是會嫁給鄭衛的,這是上天注定的,不過他們的年齡沒有那麽大,應該是28歲左右。鄭衛很靈,但在國內那樣的體製下,他找不到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在美國這種催人上進的環境中,他就迸發出來了。他和楊小靜離婚,其實是兩個人各得其所,楊小靜還是得大於失。

 

本人純理工科出身,文字底子單薄,加上全職工作,家務繁忙,時間有限,往往醉心於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畫,導致錯別字不少。好在楚柴兄、摩訶兄、dnld979網友等一直在幫我改錯,我在原稿上已經一一改正。這裏一並致謝!

 

作者是男是女並不重要,關鍵隻是小說寫得好不好看。除了YC中有幾個人反複提這件事外,別的地方沒人在乎。瓊瑤的小說沒有看過,電視劇斷斷續續看了幾集,不太感興趣。也許人性有共通之處吧,好象令狐衝對他的小師妹的癡情也差不多。

 

有網友直接央求我多寫一點性,其實我還是刪了一些,可能多少有一點清高吧,總覺得靠這個東西嘩眾取寵不算本事。本來楊小靜與鄭衛及麗莎與鄭衛都有性的吸引,連載中來不及涉及,以後整理、補充、修改時再說吧。

 

這是我的第一篇小說,也是第一次開博克。沒覺得自己有多少才華,隻是把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盡可能生動地描述出來就是了。王先生的誇獎,可以算是對我的鼓勵,讓我更加努力。謝謝!

 

 

~~~~~~~~~~~~~~~~~~~~~~~~~~~~~~~~~~~~~~~~~~~~~~~~~~~~~~~~~~~

聞過則喜 評論於:2011-10-24 08:23:06 [回複評論]

 

專門在城裏掛號,就是為的寫一點體會,希望對作者修改時有一點參考作用。


小說到了這裏,整體的走向應該已經挺清楚的,幾個主要人物刻畫得很傳神,但小說寫美國大學的生活還是有點流於形式,就像一個外行人寫美國的大學生活。這裏僅挑幾點說。


首先,美國的大學,到了研究生階段,名校的概念和本科的概念區別很大,王冠可能本科強得不得了,但研究生教育不一定是最好的,當然也不排除它的生物這門學科很好,但作者把國內崇拜名校的做法發揮到極致。


國外大學的係主任的權力並不像國內的係主任,其實每個老板的權力更大,也沒必要強調鄭衛的老板是係主任,他的權力本身就很大。


在王冠的生活太表麵化、臉譜化,沒有他寫國內大學時的生動。鄭衛打牌的朋友、幫修車的朋友看到他遭受這麽大的變故全部消失得無影無蹤,很不合情理。其他男的不是三輩子沒見到女人就是書呆子,沒看到王冠學生豐富的生活。


另外,作為綜大和王冠,好像沒有其他人來往,作者可能想突出主題,但整個作品就顯得單薄了。其實我這幾年從美國大學中中國來訪者的變化看到了國內的變化,這其中也大有文章可做。


《科學》、《自然》等頂級刊物的崇拜,也很有國內的思維慣性,其實像王冠這樣的學校,發表《科學》、《自然》這種刊物其實會是挺自然的事,我老板幾年之內 在這兩份雜誌上發表了16篇文章,也沒看到他欣喜若狂。反而更喜歡一些專門的專業雜誌,因為能夠有更多的空間把結果講透。


去名校當教授需不需要做博士後?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我的同學中有去HarvardBerkeleyStanford做教授的,即使在博士階段就拿到教職,這幾所學校都要他們到其他學校遊學一年,主要目的是讓他們多認識同行,拓寬知識麵。

 

~~~~~~~~~~~~~~~~~~~~~~~~~~~~~~~~~~~~~~~~~~~~~~~~~~~~~~~~~~~

謝謝則喜先生!我所看到的因為本書而特意注冊上網的讀者,已經有十多位了,這裏一並致謝!

 

前麵提到過,剛開始寫書時,把大學裏的所有方麵都詳細描繪一遍,生怕不夠真實,結果發現這書沒法看,讀者會煩死的,因為你這是小說,人家要看的是情節,不是大學生活介紹,所以後來大部刪掉了,隻留下有助於故事發展的一點點。你如果覺得這方麵比較單薄,是可以理解的。

 

寫小說的另一個痛苦,就是故事情節的取舍,你不能把所有枝節全部堆上去,那樣小說就沒有了清晰的主線,讀者也會覺得亂七八糟,不知道你想要說什麽。比如說曾經寫過一段,鄭衛倒黴後,他那些哥們同事同學都做了些什麽,後來還是刪去了,因為他們除了安慰幾句之外,也幫不上什麽忙,提得建議也是五花八門,大多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類的,沒什麽用。而小說現在已經四十萬字了,如果把這些都寫上去,不知道要多少字才能收場。所以象訪問學者來美等等,也許有文章可做,但是沒有篇幅和時間去做了。

 

先生顯然來自名校。你們老板已經成名,發再多的論文到“科學”和“自然”,也不太當回事了。可是對於一個學生來說,這就很重要了。你的同學中能在CNS上發論文的,還是少數吧?至於鄭衛去霍頓後是不是出去遊學一年,那是後話了,與故事發展沒有太大關係。寫文章的一個基本功,就是不能跑題,與主題無關的東西,無論多麽可愛,都要堅決舍棄。說實話,很多時候是很舍不得的,可是大夥都挺忙,人家花時間來看書,我不能沿路逛街,走哪算哪吧?

 

如果以後有幸出版本書,我會把先生及其他網友的建設性評論附在後麵,供讀者深入了解故事發展的背景,和美國大學的各種情況。謝謝你提供了這麽多很好的建議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