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油畫:大學同學的第一次馬拉鬆賽
文章來源: AP242016-03-30 10:16:29
大學同學的第一次馬拉鬆賽 - OIL ON CANVAS (24" X 30")

今年2月,我的大學同學在奧斯汀參加了他有生以來第一次馬拉鬆萬人大賽。我畫的是他快到終點的情景。邊上陪跑的是他的兒子,在離終點幾百米時陪爸爸跑這最後一段,為爸爸加油。

估計賽事的專業攝影師隻負責拍跑到終點附近的運動員。我同學年過半百第一次參賽,此時的他已跑過了42公裏漫長之路,經過了數個小時撕心裂肺的折磨,一定是精疲力竭,腿肌劇痛,舉步艱難。觀者看照片可以這麽去想象,去捕捉跑者的疲憊與掙紮。但是,我根據照片畫這幅畫,要展示給觀者另一種印象,一種我眼裏看到的形象:跑者輕鬆的麵部表情,表明呼吸均勻而有節奏,長期跑步而練就的肌肉形態,驅動著身體鏗鏘有力地邁步,被汗水浸透的衣褲裏包裹的軀幹堅實而沒有贅肉。我讓觀者的印象是,跑者渾身是勁,這一矯健的跑姿,堅定的步伐,再跑10公裏也沒問題。或者,這不是馬拉鬆的終點而是中間的一段情景?但地上影子暗示這已經是接近中午了,即跑者接近終點的時刻。邊上的孩子心裏默默為父親加油,為自己的父親既驕傲又擔憂緊張,因為父親實在了不起,實在太累了- 我忠實照片,盡量描繪出來。

據說很多著名馬拉鬆運動員在跑的過程中為了激勵自己,在心中都念誦某種“咒語真言” ,否則無法堅持到最後。其中一個馬拉鬆運動員的真言是: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 is optional.” 其微妙含義難以用中文表達。硬譯的話,可譯成 “痛苦不可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我想 “OPTIONAL”譯為“可選”,那麽你主觀可選的東西很多:你想是SUFFER就是SUFFER,不想SUFFER,它也可不是SUFFER。或者,你覺得你SUFFER得到底了,其實你還有承受的餘量。等等。這兩句話歸納了馬拉鬆比賽的精神實質:在無法避免的痛苦中選擇磨難的體驗。

為啥要選擇磨難?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一段解釋:當大多數人遙想自己的未來時,總是希望是幸福快樂的。但是請注意這個現象,當人們回憶那些重要的事件成就了今天的自己時,通常都不談自己幸福快樂的事,而是那些痛苦銘心的事情對自己最有意義。大多數人都是衝著幸福去過活的,但是卻是通過磨難成就自己的。(Most people shoot for happiness but feel formed through suffering.) 所以我想這就是主動體驗磨難的意義所在。

我同學長期喜愛長跑,但一直是短距離的,從前年才開始訓練馬拉鬆。年過半百開始訓練馬拉鬆,參加馬拉鬆比賽,太讓我佩服了。故要畫張馬拉鬆比賽的畫以示我的敬佩,在我的畫中體現馬拉鬆精神: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 Is Optional.

原參考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