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 別拿孩子當名片
文章來源: 石假裝2022-02-09 23:05:46

    遇到了三十多歲讀完博士,進了國內理想的公司的熟人。我祝賀他實現了理想。他回答說:雖說進了理想的公司,但根本沒有作自己想作的工作,做的都是跟自己應募內容風馬牛不相及的事,而且這種情況看不到頭。想辭去另找工作,可是父母很自豪他進了這個公司,父母拿我當名片,很頭疼。

    現在的年輕人發明的句子很有說服力,聽他講“父母拿我當名片”時,我腦子裏浮現出父母們見麵就聊孩子、吹孩子的情景。

    出了國見到了東西南北四個半球的人,最熱衷教育的當是中國人,中國人“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精神走到哪裏發揚光大到哪裏,重視教育的結果是孩子們都能上個像樣的學校,都能有個安定的工作,不會成為社會負擔。很多族裔不重教育,上一代貧窮,在教育環境良好的地區長大的孩子仍然貧窮。

   中國人在教育上有求同與競爭的心理。求同:求同等學曆,競爭:我要比你還強。盲目求同未必是好事,比如很多家長不知道碩士、博士是幹什麽的、也不管自己孩子是否具備那個素質也要求孩子讀碩讀博。有研究素質的人讀有用專業的高學位有前途,否則就是浪費人生資源。每逢見到讀那些天花亂準墜的不實用專業的孩子就想說“娃呀,趕緊找個工作掙錢享受青春吧”。不過,對於孩子的父母來說“我孩子在讀博”的確是一張不錯的名片。

   關心孩子教育的無非是兩種心理:1)完成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2)給予孩子安身立命的生活本領。這後一點才是教育的本質任務。每個人的天賦與能力不一樣,不是後天努力能彌補的,一個孩子一個性格,不能強求的。如果不傻不呆,每個人都能掌握適合自己的生活本領。父母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特性,最知道他/她幹什麽合適,應該及早引導他/她向適合自己特性的方向發展。“唯有讀書高”的理論已經不適應商品經濟社會。人的工資有日薪、月薪、年薪、終身收入,最終學曆高未必終身收入高。當然學習研究不能用一時的金錢來計算,可是不適合學習研究卻硬要去作的話,那就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浪費時間的事。現在的父母有富裕,支持孩子學習研究,現在的孩子對父母依賴性強,花著父母的錢消耗著時間資源。

    你到底想說什麽?我想說:作父母的培養個興趣,幹自己的事情去,別老拿孩子當話資,當名片。讓孩子早點獨立、早點離巢。自然界有鴻鵠、有燕雀,鴻鵠不知燕雀的安穩,燕雀看不到鴻鵠的景觀,這些都無所謂。適得其所,安穩長久是正道。

----------------------------------------------------------------
更多文章

   
爸爸回來了
   走街串村看日本(圖)
   日本點滴  

    胃大吃八方

   “紅太陽”照耀下  
   
錦州“一步半”的家
   華北平原的青年點
 

   重返錦州(圖) 
   希望你們都活著~!
   有機會去參加一次同學會

   即興隨筆   

    不是笑話

     在日本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