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最怕四件事:地震、打雷、火災、親爹
文章來源: 石假裝2016-04-18 06:49:46
 
     日本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俗語說:日本人最怕的四件事是地震、打雷、火災、親爹(じしん、かみなり、かじ、おやじ)
 
    (1)地震可怕不用說了;(2)打雷常常帶來大雨水災;(3)木房草房時代火災燒掉的不是一家兩家,而是一堆一片;(4)日本自從引進儒教以後,父權夫權至上,不可反抗。但是,戰後日本父親在家裏的地位不斷下降,有人說工資從銀行直接匯入帳本剝奪了父親顯示自己權利的機會。很多男人懷念拿著工資袋回家在孩子麵前交給老婆的神氣時光。看漫畫玩遊戲機長大的這代父親連父權意識都沒有了。把最可怕的四件事中的“親爹”改成“親娘”包準多數人讚成。
 
   日本的防震防災教育從小就有,孩子入學那天就要訂購一個“防災頭巾”,每年91日全國防災演習,防災的常態化也容易引起人們的麻痹。有句話叫“自然災害總是在人們忘卻的時候降臨”。有個推測性統計說地震在某一地區70-80年反複一次。套用那誰的話就是“過7-80年又來一次”。5年前東北大地震的地方70多年前就有過同樣的地震海嘯,前人還留了記號警示人們海嘯的水位,但是人們還是以為建築水平提高了而忽略教訓。
 
防災頭巾(網圖)
 
 
    因為有上述的周期性,各地都有大地震將要來臨的警告,政府提醒人們備一周的飲用水和食物等。小學中學的體育館是所在地區居民的避難所,所以都存有壓縮食品,快過期前給孩子們當午飯吃掉,再換上新的。我的辦公室裏也有這麽一套個人用災害用品,除了簡易工具壓縮食品外,裏麵還有簡易廁所。
 
災害時個人用品
 
 
    地震、水害、台風,每年各地都會發生,“今天是你那裏,明天就是我這裏”所以互助互救精神比較強。外國人感歎日本人在大型自然災害麵前冷靜有秩,這種表現的背後有短期和長期救助體係作後盾。再就是日本居民是有組織的,外國觀光客看不到,居委會的小組把居民組織得非常細致,各種通知下達的及時又細致,“準確的消息是讓災民安穩安心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地震很難預測,也沒什麽專家。我工作的地方的後山據說是地質斷層,如果那裏是震中的話,災害會很大。聽說有個人為此換工作到了新瀉縣,他去那裏以後,新瀉發生了兩次大地震。還聽說有個研究地震的人認為神戶是日本最安全的地方,搬到那裏,卻趕上的阪神淡路大地震。人算勝不過天算,在自然麵前個人軟弱無力,生死真得由命了。
 
    日本的房屋建築標準和要求隨著地震的方式而加強。1995年阪神淡路地震前房屋隻考慮抗搖晃型地震,阪神淡路地震是直下型(即上下震動)的,那以後提高了建築的抗震標準,既要防晃動型又要防直下型地震。2016.4.14-16熊本地區3天內經曆了兩次7級地震,而且第2次比第一次更強,日本首次經曆這樣的地震。以前的建築標準又要被更新,防震抗震標準又要提高。
 
   所以在日本買房子看建築年代很重要。很多中國人到日本投資房地產,如果按照中國式房地產增值規律考慮的話,吃虧的可能性大。地震水災台風對房屋的磨耗很大,聽一位不動產鑒定師說35年的房子基本看作沒有價值。
 
     建築的防震性也在不斷更新加強,學者研究出免震型地基,如下圖。軸承狀的橡膠墊撐著房子,看過軸墊的剖麵圖,講起來太麻煩,總之是軸墊隨著地震晃動,房屋保持平衡。
 
 
 
 
 
 
 
 
 
 
 
 
三種免震結構
 
                
 
 
 
抗震結構                                                免震結構
               
 
 
 
     如果你在日本旅遊時遇到了地震,千萬不要慌,不要亂跑,看看周圍人怎麽行動,聽該地負責人的指揮行動。
 
    寫到這裏想起了一個在日本長大的猶太人寫的《日本人與猶太人》(作者Isaiah Ben-Dasan)他把日本經曆的災難命名為一過性災難,這個“一過決定了人們的世界觀。盡管對該書批評很多,但不影響它是名著的地位,報章引用得很多。讀它比《菊與刀》更能了解現代日本。

----------------------------------------------------------------
更多文章
  
街串村看日本(圖)
  
日本點滴 


   即興隨筆
  
不是笑話

  
“紅太陽”照耀下  
  
錦州“一步半”的家
  
華北平原的青年點

   
重返錦州(圖) 

   希望你們都活著~!
   有機會去參加一次同學會


   胃大吃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