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阜:小火車、水田、大正村
文章來源: 石假裝2014-06-02 15:49:20
日本有很多鐵道迷(推測100),男的叫“鐵男”,女的叫“鐵子”。有一次開車時聽收音機,一個剛剛出了新書的“鐵女”講,日本最有趣的鐵路是“明知鐵路”,它全長25.1公裏,1933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還沒有電氣化。它共有11站,從始發站到終點站運行49分鍾,在這麽短的距離卻要翻兩座山,日本數一、數二的最陡鐵路路段都在這條線上,有急轉彎、隧道,有的站台建在斜坡上……。我當時都聽入迷了,一直盤算著去坐一次明智鐵路上的火車。

2014531日的長走是JR鐵路與明知鐵路聯合舉辦的,先坐JR中央先線到惠那站,在那裏換明知鐵路。明知鐵路是地方經營的小公司,早晚上下班時間外,一個小時才一趟車,中午沒車。在惠那換車的時間隻有9分鍾,參加長走的人很多,人們都很著急,車站工作人員對排隊買票的人們說:別急,人不上完,到點也不開車。車站很小、很簡陋,人很熱情,廁所尤其幹淨,印象非常好。

 
1 明智鐵路的山崗站,這裏是長走的出發站。還沒有建完,廁所是全自動的新裝置。
 

站台(網圖)




 
2 平時就一節車廂,為了長走的人們加了兩節車廂,三節車廂高低不一樣,能看出它經營得不易。
 

平時一節車廂(網圖)





3 車廂裏麵的樣子。





4 隻有司機一人,沒有售票的。下車時往這個盒子裏放錢。





5 離開車站就是這樣的景色。





6 穿行在莊稼地裏的明知鐵路。





7 路邊田邊到處是花。





8





9 這家一定是兼業農民,隻有周末才耕作。別人家都插完秧了,他還在翻地呢。





10 村裏的古跡這麽樸素。





11 農家的房子比城裏的霸氣多了。





12 古跡---田中庚申堂。





13 玉米地





14 房屋·稻田





15





16





17 走





18 走





19 寺廟-村民的活動中心。





20 走





21 走





22 走





23 看看這麽大的牌子(下圖的介紹)





24 這麽小的神社。





25 山裏無閑田。





26 三宅家族的老屋-木結構、草屋頂。





27 老屋屋簷





28 老屋裏麵,曾經是這樣取暖做飯,草木的煙熏著屋梁,正好防蟲。





29 屋裏黑黢黢的,居然照清楚了。





30 出了老屋就是大正紀念館。(大正時代1912-1926)





31 大正紀念館對麵的民房。





32 寺廟





33 祭祀明智光秀的神社。明智光秀是織田信長的家臣,1852年6月21日在本能寺發動政變殺死織田信長。這裏是他的出生地。長走中看到過很多碑、紀念牌。不管是叛軍首領,還是奸臣,他出生或戰鬥過的地方,那個地方的人們都會給其作個紀念標誌。





34 廟內





35 出了廟就是明智鎮“大正村”的主要街道。“大正村”不是特意修建的,而是保持維修了舊街道而得名的。





36 大正村商店街上一對老夫妻經營的“超市”。





37 大爺大媽、不來這麽做買賣的啊。“賞味期限”,都過期一個月了。城裏的超市提前兩個月就開始處理了,過期即扔。他們過期一個月還在賣,日本老人也不舍得扔東西,他們認為“賞味期限”不等於“食用期限”,吃不死的。(其實誰家冰箱裏都有過了“賞味期限”的食品,但買的時候是期限內的。)





38 大正村的老屋。





39 大正村的街道。





40 大正村的街道。





41 明智站,明知鐵路的終點站,也是這次長走的終點。這個站一年上下車總人數才有300多人,這天來了幾年的人。車站門口的商攤為長走的人而設。





42 買了火車票卻坐了這輛公共汽車。感謝他們想得周到,火車車次少,為了讓長走的人隨到隨走,他們安排了很多公共汽車。汽車比火車快,還能看到跟來時不同的景色。





43 汽車上看到了惠那峽公園 (網圖)


 

44 汽車上看到了惠那峽大橋(網圖)




 
45 在這裏下汽車,換乘火車。
 
 

        那天有中國大陸來的霧霾;那天往返路費3700多日元;那天自己帶了兩個大飯團,沒遇到麵館;那天走了10公裏路,山路多,消耗的體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