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過女孩的節日(圖)
文章來源: 石假裝2012-03-03 06:06:42

        小時候在眾多的陽曆節日中,最喜歡的是兒童節。黨節軍節國節前後都要搞活動,學習社論寫體會的太麻煩,隻有兒童節可以單純高興,而且正趕上換季,有時還能穿上件新買的花背心什麽的。

        老大一把年紀了,還是喜歡兒童節。 日本有兩個兒童節, 3 月 3 日女童節可以吃上一頓散壽司, 5 月 5 日男童節是法定假日,可以跟著孩子賺一天休假。

       3 月 3 日叫 お雛祭り( 古裝玩偶節),據說是遣唐使從中國帶回來的上巳節。 為驅除冬春之交的邪氣,作一些偶人放到河裏漂走帶走邪惡,以保人們的平安。後來偶人越作越高級,不舍得扔到河裏了,演變成了今天的擺偶人祈盼女兒幸福的節日。

1 偶人 ( 龍·鳳在上,男侍女傭,嫁妝等 ) 一般進入 3 月就擺出來, 3 月 3 日這天要盡早收起來,寓意女兒及時嫁出去,別剩在家裏。現在家庭住房麵積小,有這麽講究的偶人的家庭不多了。


2 有女孩的家庭,這天吃散壽司慶祝。像中國人家的餃子一樣每家的味道不一樣。



3 這天給女孩買的糖也是特製的。


       日本女人的“女氣”就是從小在各種獨特的活動中養成的,盡管如今日本也是呈陰盛陽衰的趨勢,但女人仍保持著女人“本分”。 比如夫妻爭吵時,女人不說“ うるさい ” [ 五月蝿い ] 發音是“五路仨姨”,意思是“囉唆、討厭、煩”。 女人不說它,不是身份低而是一種“本分·教養”。

      一個日本朋友說,她的隔壁住著一對中國夫婦,倆人平時說漢語,一吵架就用日語,男女互罵對方“五路仨姨”。她覺得很好笑。想想也是,漢語裏哪有一個詞可以表達出“囉唆、討厭、煩”這麽多重意思這麽方便這麽解氣的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