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還是一般的學校?
文章來源: 遍野無塵2019-02-28 12:35:33

常聽人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對,也不對。發光是要發光,但是看在什麽地方發光,如果在偏遠的窮鄉僻壤發光,誰能看見?當年韓信在項羽軍內,僅任炊事兵與守門官。韓信肯定是金子,他的光芒沒人可以看得見。後來到了劉邦的營中,職位也是名不見傳的“連敖”。還是混得不得誌,不得不跟著逃兵逃跑。這就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後來經過蕭何的鼎力舉薦,劉邦終於才登台拜將,讓韓信成為漢朝的開國重臣。

韓信是金子,在劉邦和項羽的手下都沒發光,隻有經過了蕭何的舉薦,才成就了一番事業。所以對韓信這金子來說, 發不發光關鍵在蕭何。他命好遇到了蕭何。才被人認出了是金子。如果沒有蕭何,那次逃跑也就跑了。後來還會在誰誰的手下,還會是幹管糧草,做飯,守門之類的事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可能是金子,隻是沒有遇到像蕭何那樣有能力的舉薦人,結果不知道在那個格裏旮旯暗自發光呢。所以,比“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句話更重要的還有一句,“千裏馬常有, 而伯樂不常有”。

大部分中國人在美國的“根底”,和一些美國人不能比。一個簡單的結論是,你遇上伯樂的可能性非常低。你這顆金子發的光,可能永遠不會被人看見。

名校,就是大部分華裔的“伯樂”。其中有幾個原因: 1)名校有大牌教授專家,將來找工作(當然是頂好的),推薦後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當年科學院有一個學生要來美國留學,讓他的導師寫推薦信。他像其他學生一樣,申請準備了好多個學校。他導師說,“我隻給你寫一封推薦信,你先選好你最希望去的學校。”這學生很有些氣餒,認為導師不樂意幫忙,有些不近人情。當然也沒辦法,他挑選了他最想去的學校。結果,哪個學校就就接受了他。後來,說起來大家都認識到什麽叫“牛”教授了。試想一下,如果當年愛因斯坦向美國一個頂尖的大學推薦他的一個學生,假定是哈佛,哈佛會拒絕嗎?(當然能推薦,肯定學生也得相對的不錯了。) 在美國,名校同樣會有很多“牛”教授,如果你有機會遇到的話,肯定受益終生。

2)名校本身就是一種招牌,如果在同等硬件條件下,一些競爭很強的職位,例如經理,主任之類的,肯定會選擇名校的學生,或者多少年前名校畢業的學生。即就是在勝任高級職位,或終身教授時,“出身”的學校也會是考慮的一個因素。

3)名校的教學設施 (科學工程的實驗儀器等)要遠遠勝於一般的學校,因為有錢呀。窮學校要做個實驗,常常不是很方便,很多儀器很昂貴,有時候隻能放棄或到好學校蹭儀器。再例如醫學院的各種生命檢測和監護儀器,好學校的學生們練手的機會,要比一般學校要多。學識和理解自然要高得多。

4)名校經常會邀請國際國內大牌行家專家教授講學,學生們的國際視野要寬的多。一般的學校,邀請到大牌的教授就比較難了,有些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對於學生的交流是否方便,收益的多少,名校和一般的學校也大不一樣。

如果想整體提高華人在西方的社會地位,應當鼓勵大家,如果有實力有能力還是應當爭取名校 。不要小視了名校在你一生中的作用。大家也不要忽視了名校在提高華人整體地位的作用。如果現在華人從名校畢業的多起來,幾十年後會大不一樣。 但是,必須是靠實力進入名校。 我說的實力,就是學生本身在接受知識,具有創新意識,樂於為社會貢獻的精神等各個方麵。不是書呆子。

學校是為社會培養有用的人才。大部分是科學工程技術方麵的,少部分會有社會管理人文學科類別的。如果能盡量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社會才能更快地發展進步。如果你不具備名校的實力,還是選擇合適自己的位置吧。不然會自己非常不適應,難受,整天為及格不及格奮鬥,熬夜,那日子也不好過。鬧不好會 drop-out, 或者休學,那就得不償失了。其實這樣的學生多了,也會給一個族裔有很負麵的影響。例如,一個學生在中學考過了AP微積分,可是到了一個名校,重修微積分,結果還是趕不上,為什麽? 因為該校的微積分不是一般的微積分,而是數學分析類別的微積分。所以,沒有金剛鑽,還是不要進入瓷器店尋找職位。

當然,如果你有那麽樣的實力,願意把機會讓給其他比你差的學生,這也是一種高大的情懷, 你應該是一個很“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世上的金子多了去了,也不缺你這一塊,所謂的寧為雞頭不為鳳尾。這種情懷也算是對社會整體平等的一種奉獻吧。我也祝福你,如果你出於自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