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增長不算差,這是歐股反彈的原因。
文章來源: 雅歌12016-01-19 06:48:15

中國的經濟增長不算差,這是歐股反彈的原因。

 

待續

================================

今早應該做空天然氣,這是最近俺覺得最安全的操作。1/18日 6-14天的氣溫預報非常利空,全美偏暖。

 

 

 

=========================================

股市大盤從一開盤漲1%,短短時間內隻剩約0.5%, 因為原油還是下跌,空頭機械式的做空。但是今天應該有支撐,標普500 的1880支撐點也許會回測,但應該會守得住。因為中國的經濟並沒有市場預期的差,雖然沒有國家統計局官員之前喊得7%成長率高,2015全年隻有6.9%,Q4 隻有6.8%。

標普500的1900變成大盤的阻力,若是今天可以突破,下一個強阻力是1920,還有最近反彈回跌形成的1948-1952的阻力區了。

歐洲的礦業股今早因中國的經濟比預期好,和中國股市漲超過3%,而上漲。可是美國的礦業股還是因原油下跌,跟著跌。去年12月份,中國的銅礦進口量是記錄的第二高,鐵礦石量也是一年來最高。這表示中國的工業(第二產業)有改善,未來對礦石需求會加強。而美國礦業因為預期超過50%的岩頁油業者破產,對基礎金屬的需求量減少,所以下跌,隻是地方性的。

=================================

關於原油是否已經到底的思考。

回複 '秋萍' 的評論 : 俺認為原油已經是底了,若以一個月或更長的時間看,現在已經是超跌很多了。
伊朗雖然宣稱會立刻增產50萬桶,然後一年內再增產50萬桶,總日產油量會達到4.25M桶。目前伊朗的日產量還在3.3M桶。俺不了解的是為什麽伊朗要公開高喊增產,而且把未來的計劃也公布,在這時刻,任何人都知道對原油價格不利,應該是靜悄悄的去做就行了,不用高喊增產來“打擊”原油價格。像沙特和伊拉克,還有美國的岩頁油產商都是靜悄悄的增產的。
1。若說伊朗高喊增產,是為了打擊沙特,其實也打擊到自己,雖然沙特的出口原油比較多,大約是7百萬桶,而伊朗的出口目前隻有1M- 1.5M桶之間。沙特的原油成本普遍在伊朗之下。伊朗宣稱產油成本低於一美元是胡說的,那隻算現成的油井。現成的設備,隻算薪資的支出,才有可能。上世紀石油危機之前,原油的價格都不曾低於8美元,更不用說在一美元附近的價格,石油危機時,當時輕原油漲到40美元。那時沒有重原油(因為含硫過多,還沒有重原油煉油廠)。40年前的美元價值與今天的美元價值至少高一倍。一桶=42加侖,傳統油井開采一段時間後,油井壓力降低,必須灌水,增加壓力,也讓原油浮起來。今天水本身也是有價值的。一加侖即使算一分美元,一桶水也至少0.42美元了!
2。有可能主要打擊美國岩頁油,讓岩頁油產業提前破產。
3。伊朗即使有能力立刻增產50萬桶,但是要賣給誰呢?除了中國可以有財力和儲存空間可以吸納,沒有其它的國家,可以購買更多的原油。亞洲的國家基本上已經儲存量滿了。歐洲的環保意識更嚴重,沒地方蓋儲油槽。而且歐洲絕大部分隻用高品質的輕油,不提煉伊朗的重原油。 美國和美國的企業還沒解禁,不可以與伊朗貿易。所以伊朗若要賣原油給中國,必須低於俄羅斯和沙特的價位很多,中國才有可能增加購買。中國與俄羅斯,沙特等都有較長期的合約。

=============================

做空天然氣是目前最確定的交易炒作,未來的天氣會普遍逐漸回暖。去年入冬前,MM既然敢把天然氣做空至2元以下,完全排除冬天下雪可能帶來的需求量增加。 現在,在這個時間點,冬天已差不多過了一半,MM未來會把天然氣炒得更低,俺之前說會到1.5元以下,甚至到一元。為什麽呢?
1。今年從四月到10/31/2016的庫存量非常可能比去年的3927BCF更高。超過4000BCF的概率幾乎是肯定的。2015年4月份,開始庫存量是比平均的少了約30%,而今年四月份的開始是比5年平均的庫存量高至少15%(現在的數據)。到二月1日的氣溫預報已經出來了,全美氣溫偏熱。所以到4月份時,這個起始庫存量至少維持比平均的高15%(大約500BCF)。比去年的起始庫存量高至少30%!
2。西部水庫基本不缺水了,水力發電不會像去年一樣因幹旱而幾乎停擺,造成天然氣的發電增加。
3。去年因ElNino偏熱的夏天,今年不會重複。夏天偏熱在70度以上會增加冷氣的使用,轉而增加發電廠消耗的天然氣。
4。Chenierie 高喊出口的冷凍液化天然氣量,Sabina Pass廠出口每日隻有0.05BCF, 與原先計劃每日高達1.0BCF-2.0BCF的出口量有太大的誤差,簡直就是笑話!原來的總裁已經被解雇了!
5。美國天然氣總量基本沒有減產,在71BCF-72,5BCF之間。氣井或許減產了,但是煉油廠生產的天然氣增加了,相互抵消。
6。從加拿大進口的量按理說逐年下降,大約從2014年的平均每日6BCF,到2015年平均的5BCF, 2016年未必會繼續減少!這看法與EIA的Projection有差別。EIA認為會繼續減少至3.5-4BCF的平均進口量,到2018年會是負進口。天然氣運輸非常不便,長距離隻能靠管線。管線不通,在美國天然氣產地的天然氣價格差別很大,無法運送。西部和中西部還得從加拿大進口。下雪時,東北角波士頓一帶還得從加拿大安大略省進口。
7。EIA預估美國的天然氣產量會繼續增長,這一點俺雖然不反對也不讚同。若是這樣,更加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