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鬆圖書館裏見到的毛主席的布鞋(多圖)
文章來源: JoshuaChow2011-06-15 21:27:41


加州初夏的早晨,天上總是有厚厚的雲層,有時還有毛毛雨,這是典型的June Gloom天氣。早上出門,感覺涼嗖嗖的,會讓人多穿幾件衣服。十點多出門,來到南加州橙縣約巴林達市的尼克鬆圖書館時,都是中午了。隻見外麵雲開霧散,又是一個豔陽天。尼克鬆的出生地、墓地也都和紀念圖書館在同一處。這是俺和閨女的第二次造訪了,第一次來這裏的時候女兒才剛上小學,而現在已是大一的學生了。







一路上和女兒聊過去中美的乒乓外交,中美建交前後的種種趣事,以及尼克鬆訪華的曆史。記得尼克鬆來上海訪問前,老師宣講中央文件,要求大家如果撞上美國代表團時,一定要“以禮相待,不卑不亢,不冷不熱,理直氣壯,不強加於人”。“不冷不熱”按周恩來的解釋是,不冷到零攝氏度下,也不熱到超過100攝氏度,上下浮動的依據是談判進展的情況是否順利。這種外交辭令讓老師們也不好把握,更何況中小學的孩子們。所以,尼克鬆來上海的那天,學校組織我們拉練到郊區的炮兵部隊學軍。在部隊,我們是連尼克鬆及同行的美國人的影子也看不見的。不過,尼克鬆後來成了“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和老朋友”,常常在報上出現。。。



尼克鬆圖書館的世界領袖廳裏,共陳列著十位20世紀風雲人物的塑像,其中包括英國的丘吉爾、法國的戴高樂、蘇聯的勃烈日涅夫和赫魯曉夫,德國的阿登納、 以色列的梅厄夫人、埃及的薩達特和日本的吉田茂。圖書館解釋說,因為他們符合尼克鬆對政治領袖人物的要求:促成世界的變化。民主也好,專製也罷,這10位人物無疑促成了世界巨大的變化。另外,所有這些人也都在尼克鬆外交生涯中扮演過重要角色。











在世界領袖之林中,毛主席和周總理顯得很特殊,隻有他們倆坐在沙發上,其他全都站著。我的鏡頭無意也對準了領袖們的腳,發現毛主席和周總理穿的是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布鞋。一位八十三歲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誌願者)來和我們打招呼,她見我看著毛周的鞋子,說:“很奇怪,別的領袖都穿皮鞋,為什麽他們穿拖鞋?” 我上前解釋到這不是拖鞋,而是老一代中國人非常喜歡穿的布鞋。布鞋的鞋底有塑料的,更經典的是老婆或老娘納的鞋底。鞋底做的好壞,是那個時候判斷一個女人能幹與否的重要指標呢!那老太美國誌願者聽得直點頭,連聲稱謝,說還要向他人介紹這一秘密。。。

在尼克鬆政治遺產清單上,最靠前的有兩樣,一個是因水門事件醜聞下台,另一個則是他和中國領導人共同努力,打破堅冰,開創出中美兩國關係的全新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