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疫苗門想到的-造假
文章來源: 鯉魚塘的魚2018-07-25 14:08:33

由疫苗門想到的-造假

2018年7月25日

長春長生狂犬病偽劣疫苗案,引起了全社會公憤,民怨沸騰,不由得感歎這起疫苗風暴隻是冰山一角。國內流行一句話,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由此聯想到這些年來的不少所見所聞。

記得是2000年剛過,第一次回國,特地拜訪了研究生導師以及當年係裏的同事,我導師鼓勵我以百人計劃回國繼續在係裏幹,當時開的條件不錯,但聽說每年要發表至少20篇論文把我嚇著了,顯然是放衛星。一個認認真真做學問的學者,一年能有2-3篇好的論文發表就很不錯了,在美國一些小點的研究項目,好點的雜誌發一篇就能交差。後來,跟我一位在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同學谘詢,他告訴我為了多發論文,基本上是是把實驗結果重複的用,論文斷章取義的用,一稿多投,等等。我一聽拉倒吧,這個我做不了。海龜的事就不了了之。

假大空的事在國內真是家常便飯,這也是為什麽國內的人對什麽都不相信,大約10年前,準備回國創業,做報告時,投資方對什麽問題都質疑,要證據,生怕講的都是假的,當時很不以為然。在美國,一般人家會相信你,作為專業人士講的東西,但一旦發現你造假,說假話,人家再也不會相信你,甚至斷送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是先相信,一個是先質疑,這就是中美之間的差異。

最近兩年,尤其感觸頗多,比較深入了解到國內兩家公司,編數據的能力,觸目驚心,我覺得都可以授予“博士”學位了。產品研發和生產基本就是編數據,或者完全不用做任何的實驗,從實驗員到負責人上下配合,做假報告,騙客戶,騙政府拿基金。一些有良心的實驗員造假有負罪感,但老板要數據,不編數據交不了差,甚至要丟飯碗。編的數據或者涉及產品問題,就是拆東牆補西牆,能暪且暪,繼續的編。我好奇的是,這樣的編法,居然也是相安無事,

今年有幸第一次去聽一位國內成功人士的講座,從頭到尾就是講錢,如何鼓勵員工成功,為了成功,我感覺很多情況下就是六親不認,編瞎話,不擇手段,搞倒對手。年終發獎,就是得獎員工怎麽用車把錢拉回家。本來錢隻是一個結果,不是追求的目標,很多情況下作為成功的標誌,也使得道德觀念的墮落到了極致。回國常常看到學校附近有道德觀的標語,幾十個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住,而且記得住又怎樣?現實的世界根本用不上。

長生集團這次被嚴懲是板上釘釘的事, 但那又怎樣,風暴過後,一定是馬照跑,舞照跳,因為這隻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殺雞儆猴不起作用。各行各業那些原本瞎編的繼續編,原本造假的繼續造,因為造假的懲罰或者代價不成比例。造假是一種社會風氣,更是某些人的DNA,投機取巧,什麽彎道超車,走捷徑,早遲會出問題,不信等著瞧。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