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何虹.
文章來源: 花甲老翁2014-02-10 23:38:12

佛教認為人世間的痛苦根源,來自三毒,即貪嗔癡,而我以為驅除
  三毒
的方法,是修持佈施,持續實行佈施,會使我們的貪婪心減弱,
  而你能夠
佈施給他人時,自自然對別人不滿的心態便會削弱,
  佈施是行善,你明
白為善最樂的智慧時,便不會是一個愚癡的
  人了,所以未雨何虹,
這句話成為了我修行上的座右銘,
  以下是這句話的小故事;


  菩薩雲遊四海時,某日沿河畔而行,看見一婦人投河自殺,便連忙
  將她
救起來,婦人乞求讓她去死,問其原因,是因窮無立錐之地,
  不得不死,菩薩
微笑安慰她,說可以使她致富發財,婦疑之不信,
  菩薩說我是觀世音菩薩,是來
救苦救難的,並現金身斷其疑惑,
  婦人連忙下拜求致富方法,菩薩扶起問她,
未有落雨時,可會
  出現彩虹,不也,你之貧窮,皆因前生不做善事,不助人,不方便
  別人,不
施捨給別人原故,施捨給菩薩的功德甚大,這是因為
  菩薩生生世世願為眾生作福田的緣故,
我什麽也沒有,如何可以
  施捨給你啊?你可以給我喝點水嗎?婦人連忙用掌
淘點河水給
  菩薩,菩薩微笑受之而去.

  每當農曆新年前後,我便會在電視新聞看到港人湧往黃大仙,
  和車公廟爭上
頭注香,祈福求好運,我隻能苦笑,未雨何虹
  不敵年頭起願,年尾還神之傳統迷信,父母愛子女便是一種佈施,
  佈施便是一種愛,我們不去做時,愛隻是一個概念,一句空話 ,
  與各位共勉之.








後話 ; 信了30多年佛教後,我總是似乎找不到佛教裡的神,因為
文殊菩薩是代表著智慧,觀音是代表慈悲的,而地藏菩薩是捨身
為人,普賢是大願,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四大菩薩
隻是佛家的精神和宗旨,並沒有能力去主宰,能救人的意思,故此有
自助才能天助的見解,我以為,唯一在佛教中勉強稱為神的是因果律,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究竟本末,沒有因結不出果,有果必定有因,種
花得花,種果得果,沒有做壞事,又那怕會承受惡果,故此前賢說;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行善福時,就沒有什麼可怕的了,那麼
佛是什麼,佛是大醫王,眾生有病,佛才有病要來看病,治病,眾生
沒有病時,也沒佛的存在了,那什麼是佛教啊?答曰;
應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