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話
文章來源: 托寶貓2013-11-01 07:44:31


昨天Halloween,對我們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這種從英美傳來的時髦節日,法國孩子畢竟不是十分熱衷。某些小村也會組織小孩子們熱鬧一下,但與英美孩子那樣大張旗鼓的糖山塘海相比,是不值一提的。

我不給托小貓吃花花綠綠的糖,最多給巧克力,而且黑巧克力優先。如果她飯吃得好,大人喝咖啡的時候,就順便給她一塊黑巧克力。如果她吃飯消極怠工,就連巧克力也沒有了。她非常有自知之明,而且死要麵子,很會擺高姿態,看自己盤子裏還剩下許多菜,就主動說:“今天我才不耐煩吃巧克力。”

托小貓學校裏有些小朋友過生日的時候,媽媽會帶花花綠綠的小包糖果來分給小朋友。她總是原封不動地帶回來,等我示下。我使用緩兵之計、東扯西拉,直到她把這糖果的事給忘了,那小包糖果就會藏在櫃子裏,直到老鼐某天本著自我犧牲的精神把它吃掉。

到了托小貓生日,我從來不帶糖果給小朋友,而是烤兩個大蛋糕,帶純果汁去給他們。我也偶爾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回:我的孩子不吃糖,不喝汽水,所以我給其他孩子以同樣的待遇。

人家說:你現在這麽小心不給孩子吃糖,以後長大她會自己來彌補,猛吃糖的。

以後的事情誰說得準呢。不過我相信在飲食方麵,從小養成的習慣的力量會大於孩子彌補的願望。我小時候不太吃糖,所以到現在也不太喜歡甜食。老鼐從小在糖罐裏泡大,所以一直很喜歡甜食。我剛認識老鼐的時候,他早餐喝熱巧克力,用的是已經加了糖的速溶巧克力粉,衝出來之後他還要加兩塊糖,而且就著這碗巧克力,他還要吃抹了果醬的麵包片,可想而知這樣一頓早餐吃下來,糖的攝入量有多高。十幾年來,我已經成功地把他的兩塊糖先減少為一塊、然後徹底省略,到了現在,他的巧克力已經用百分之百的純可可粉來衝了。

我自己喝的紅茶加奶,一開始也放一點糖,慢慢就不放了。現在我吃酸奶和喝咖啡都是原味不加糖的。難得的是托小貓一個小小孩子,吃的酸奶也完全不加糖。我從來沒見過其他孩子像這樣。她也不會喝可樂,有時候過節,我破例允許她喝,她喝一口就皺眉吐出來,寧願喝白水。

其實我限製托小貓吃糖是有理由的。主要是身邊的環境太甜食化了,稍不注意,孩子們就會滑向甜食的深淵,變成甜食的奴隸。托小貓的遠房表弟們,現在就是白水、純果汁都不喝,隻喝汽水;正餐不吃,隻吃甜點。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之內,我不願意看到我的孩子變成這樣。

每年複活節,托小貓收到來自家人的許多巧克力,我們三人一起吃都能吃好幾個月。我擇其優者給托小貓,其它含糖含添加劑多的,就讓老鼐吃掉。我家裏常備的巧克力是Côte d'or 的黑巧克力,我們喝咖啡時吃,每塊10克。最近又買了一種巧克力,是附近某地特產,為了防止爭搶,特地買了三袋,每人對自己的那袋有完全的所有權。如果不這樣,老鼐兩天就會把自己的那袋吃掉,然後把黑手伸向托小貓的那份。

其實托小貓很慷慨,而且高風亮節。我給她私藏著的東西,她總是熱情地分給爸爸一半,害得我的小私心付之東流。我結婚紀念日,她假公濟私、用我們的錢買了一盒Ferrero巧克力送給我們,我前兩天拿出一顆來給她吃,她居然喜出望外,說:“這是我送給你們的禮物,你也願意分給我嗎?”

有時候托小貓看到我嚼口香糖,就會很羨慕地說:“我也想變成大人。這樣我就可以想什麽時候吃口香糖就可以吃了。”

我又想起以前對她說過:“如果Tonton R.有一個寶寶,就會是你的堂弟或者堂妹。”
她問:“糖弟,糖妹?意思是我們可以一起吃糖嗎?”

以上對話好像說明這個孩子在媽媽的壓製下,在糖的問題上已經產生了童年陰影。以後她要是本著報複社會的思想,變成一個無糖不歡的蛀牙妹,媽媽也隻得一邊撞牆一邊哀歎“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