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高人遠
文章來源: 托寶貓2013-06-04 06:40:10


生活在沒有華人超市的地方的中國人的生活,是生活在有華人超市的地方的中國人無法想像的。比如我一煮排骨就很鬱悶,因為那排骨完全不像我所認識的排骨,一言以概之:骨頭太少,肉太多。
 
肉一多,熬出來的湯就不好喝了,油膩得很。怎麽辦呢?總不能吃完肉以後把湯倒掉吧,我這種小氣鬼怎麽做得出來。

於是我打開一個萬裏迢迢帶回來的布袋子,從裏麵抓出一大把黑黑的幹樹枝狀的東西,水裏泡一夜,換水再泡,洗幹淨後滾水裏焯一下,然後丟到那鍋肉湯裏去煮。煮軟了撈一筷上來大嚼。老鼐目不斜視、本分地吃著他的牛排,托小貓在旁邊懇求:“媽媽,那個棕麵條我也要嚐一下。”我撈四五根胖乎乎的、看起來比較嫩點的給她,說:“就這幾根,不能吃多,吃多了肚子痛。”

這個棕麵條,大名叫“蕨”。營養價值不明,近年來還聽過一種挺嚇人的說法,說是雖然純天然但未必健康,還含有致癌物。我聊以自慰地想,這個東西先曬幹,然後又泡又焯折騰了那麽久,有害物質大概所剩不多,當然,營養(如果原來有的話)可能更是蕩然無存了。現在吃它,純粹圖的是個口感。那種韌而不硬甚至帶點奇怪的脆的口感,纖維豐富的幹貨所特有的口感,我喜歡得不得了。

我也聽說過這是健康食品。所謂健康,其實就是沒營養,低糖低脂高纖維。吃完很容易餓,我媽說是因為吃下肚去會刮掉腸子裏的油。所以她一向不讓我吃太多,說吃多了會把骨頭都給刮細了,又說太寒。

所以我那個正長身體的娃娃,我是不敢讓她多吃的。至於我自己,有四公斤的多餘體重可刮,可以吃。但我現在也不敢吃太多了,因為確實有寒涼之意,吃多了胃痛。隻得隨便撈幾筷子解解饞。

不管這東西健康還是不健康,它首先有很重要的象征意義,是家鄉和童年的味道。就像普魯斯特的小蛋糕,一口咬下去,能引出一連串人物和場景的記憶來。普魯斯特的小蛋糕引出的是衣香鬢影、紳士淑女、沙龍裏的笑聲,而這幹蕨菜的味道讓我想起的,是那個罐子、那隻爐子、那間青磚房、那些桉樹和柏樹、那些鵝和雞、那個孩子。
 
說到這裏,我突然想起曾經在某篇文章裏讀到一句話“雲南人是吃蕨的”,想當然以為是汪曾祺寫的,查了查才發現作者原來是張曉風。說話人是她父親,全話是:“那時在雲南的山裏逃難,雲南人是吃蕨的。”老先生一吃到蕨,眼前浮現的就是逃難歲月,大概跟伯夷叔齊采薇而食的境況差不多。想起雲南就聯想起逃難,這是多麽不幸的事情。起碼也應該像段公子一樣,處變而不驚,處難而不逃,青衫磊落險峰行,才對得起彩雲之南的馬疾香幽、崖高人遠、玉璧月華明。

食蕨食蕨,蕨亦枯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憂思這麽重,其實我也對不起那馬疾香幽崖高人遠玉璧月華明。五蘊難空,一切苦厄難度,我手裏能緊緊抓住的,也就隻有一把枯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