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叫麗江的城市
文章來源: 托寶貓2013-03-07 05:01:30


麗江這個城市跟我還算有淵源。所謂淵源,當然也隻是“我認識它、它不認識我”的關係。我很早就認識麗江,在很多年裏去過很多次,一度很熟。

我跟麗江的淵源,首先是因為我家鄉離麗江不遠。我外公娶親之後,據說還考上了麗江的中學,可惜家裏沒錢供學費,“哭了一場,隻得算了”,我外婆說。

96年大地震之前,麗江隻是一個破破爛爛的小縣城。我小學三年級時班裏組織去那裏春遊,去玉峰寺看那棵當時很有名的千年古茶。在現在的福慧路買冰淇淩吃,我還記得清楚,五毛錢一個雙色冰淇淋。也跟老師去某家餃子館吃了餃子。

帶隊的班主任是我媽媽的朋友。我在玉峰寺的山茶樹下跟她兒子合了一張影,我七八歲,那小男孩四五歲。如今那照片還在,山茶樹還在不在我不清楚,我的老師卻已不在了,她四十多歲時罹患癌症去世。

當時覺得去趟麗江已經是了不得的遠征。在山路上繞啊繞啊繞很久,來去暈車暈得一塌糊塗,今天想想,怎麽那麽羸弱。

過了幾年,麗江地震了。然後麗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起來。我家鄉的人遙望玉龍雪山,常常酸溜溜地說:“麗江這地震,算是震發了!”

光一次地震怎麽能震發呢?事實是,麗江很托了當時的雲南省長的福。那省長是麗江人,為家鄉建設也算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次去麗江,我才知道當年的和省長已經於六年前在北京去世,“應雲南省及麗江人民的要求,其骨灰運回麗江,安葬在黑龍潭公園”,麗江人還是很感念他的恩德的。

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我去過很多次麗江。親眼看到街道越來越寬、人越來越多。因為去得頻繁,所以還算能抓住這城市的脈搏。就算街道上慢慢湧出許多戴紅帽子舉著小旗的外地遊客,也並不覺得太突兀。當時的麗江有兩個老頭兒很出名,一個是搞古樂的宣科,一個是賣草藥的和士秀。這兩人都被遊客們吹上了天,我們同事之間說起來卻都當笑話。當時我就覺得這兩人已經老得不得了,今天不知是否還在世。

當時跟我一起出差的男同事風華正茂,豐神俊朗,談吐風流,我對他很是仰慕。然而再仰慕也不過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而已。所以現在人們一提起麗江就扯到豔遇、一夜情上麵去,我不得不感歎世風日下。姐姐我當年是單身年輕姑娘,還是號稱思想開放的少數民族,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身邊放著個心儀的現成帥哥,自己卻始終以禮相待(哦,如果有人犀利地認為“這是因為帥哥看不上你,你不想以禮相待也隻得以禮相待”,請google最近與“成都九眼橋”相關的花邊新聞,就會知道:有些事情實在想做的話,無論如何都可以得逞的)。你們今天開口閉口豔遇,豔哪門子遇啊?花裏花癡地把我們雲南說得像麗春院一樣。

後來,我與麗江的頻繁接觸中斷。於是我有十五年沒去過麗江了。雖然我常常回到離麗江不遠的地方,抬頭還能看到玉龍山頂的積雪,可是我一直沒有再到麗江去。老鼐去我家鄉的曆史也有十年,卻從來沒有去過這個在中國越來越火的城市。

我不帶老鼐去麗江,首先是因為懶。以前東跑西跑得太多,現在隻想回到父母家就坐下不動。其次,我內心裏始終隱隱覺得,老鼐不會喜歡麗江。

這次,我獨自帶女兒回國,為了路上不耽擱時間,七轉八轉,選了一條飛到麗江的航線。那是離我家鄉最近的機場。這樣一來,在多年以後,我又重去了麗江。

然後我就發現這城市已經變得豈有此理了。

豈有此理之一:古城啊,古你個妹啊!這古城跟我十五年前見到的都不一樣,更不用說跟我小時候、我媽媽小時候、我外公年輕時候見到的古城對比了。

站在“古城”入口,我突然明白為什麽老鼐不會喜歡麗江:這就像成都的錦裏和琴台路,充其量是個重建的東西,“古”在何處?

可是我隨即問自己:十五年前的古城,已經算是重建,今天這座,最多不過是重建的基礎上再再再重建而已。為什麽我十五年前沒有感受同樣的衝擊,今天卻覺得簡直豈有此理?

於是我就發現了豈有此理之二:天哪,怎麽這麽多外地人!路上全是外地人!密密麻麻的外地人!

這個現象十五年前已經開始,沒這麽明顯。今天簡直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古城裏充滿了說著各地口音普通話的人,遊客、顧客、商店和酒吧的老板,都是外地人。我和我身邊的家人,我們是麗江的近鄰啊,被這滾滾的外地人潮淹沒得無影無蹤。那個賣給我雙色冰淇淋的膚色黝黑的小姑娘,你在哪裏?

站在一個自己曾經很熟悉的地方,看到這地方充滿了手腕上戴滿粗銀鐲子、胸前累累贅贅掛著古怪式樣的項鏈、穿著鮮豔紮染長裙和繡花布鞋、一臉酷相地作少數民族狀、卻明顯是漢人模樣的年輕男女,這種感覺是很蒼茫的。這種感覺你們永遠不會明白。你們穿著我們的服飾,眼裏卻沒有我們的神色。你們的臉上畫著精致彩妝,雙頰上卻找不到我們的陽光痕跡。你們在路邊的酒吧裏彈吉他、唱英文歌、喝咖啡——納西族女孩子和男孩子這麽多年來何曾彈吉他、唱英文歌、喝咖啡?

我也去了束河,這個號稱中國最休閑地方之一的小鎮。我十幾年前當然去過束河,那時的束河當然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現在的束河充滿了新蓋的仿古房屋,各種酒吧咖啡館,甚至還有一家法式點心店。我媽媽看著潮水般湧來的年輕男女,困惑地說:“這些人是不是在大城市裏住慣了,沒見過這些矮房子啊?這些矮房子不就跟咱們家的一樣嗎?”

是的呀,媽媽。就像你看到摩天大樓會驚歎,這些人看到木頭矮房子也會驚歎呀。

我媽媽很不屑地說:“可是摩天大樓我不羨慕啊,這些人好像很羨慕矮房子。”

是的呀,媽媽。所以你是個雲南人啊。你在畫中住,別人隻是來看畫的而已。最可怕的是,看來看去,看畫的人就忘了畫,隻顧互相看了。

如果老鼐到麗江來,他最感興趣的可能是白沙壁畫。而各個裝模作樣的古城古鎮什麽的,估計統統看不上眼。我家老鼐是有慧眼的,不一定要看破舊的東西,但是一定要看“原來”的東西。隻是在今天的中國,這個愛好越來越不容易滿足。

麗江跟我小時候所認識的麗江,那是完全不一樣了。跟我十幾年前認識的麗江相比,變化也實在很大。商業化的痕跡太重,整個城市變成了一座商店。小資們誤讀了麗江,或者說,誤導了麗江。於是麗江慢慢就會變得跟桂林三亞沒有兩樣。

但是我轉念又想:如果麗江不這樣發展,也許會像今天中國的很多小城市一樣,亂開發、亂發展、亂蓋房、亂丟垃圾汙水,亂砍樹。現在身為這麽有名的旅遊城市,基本的環保至少能做到,城市規劃也至少能統一。旅遊產生的垃圾,也比工業垃圾容易清理。另外,如果麗江不這樣發展,我又怎麽能一路坐飛機一直坐到麗江?所以得失如何,畢竟不好說。

況且,來麗江的小資們,貌似是很自得其樂的。你們以為找到了陽光、閑適和所有美好的東西。你們向化裝成小資的外地商人們購買假銀首飾和仿毛披肩,你們在酒館裏一紮紮喝啤酒,在客棧裏學著當地的貓發呆,在廣場現代化的大屏幕下麵跳舞。你們新奇,你們激動。

麗江對於你們來說,不過是一次偶然的豔遇;對我來說,卻是我鄰家的女孩。你們沉迷於這偶然的豔遇,我卻嗟歎鄰家女孩雖然錦衣玉食,但純真一去永不再來。

=====
(P.S. 我把這篇文章的大意向老鼐匯報了一下。老鼐說:“此文觀點有可取之處,但充分反映了一個少數民族女人的倨傲。”我說:“傲你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