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獨腳戲——看電影《Hello,樹先生》
文章來源: 點綴2011-11-18 13:51:44






一個人的獨腳戲
——看電影《Hello,樹先生》

一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要拍三年才能收檔,足見其過程有多麽艱難。公映後,又讓人看得一頭霧水,可以想象其結果又有多麽尷尬。這種境況就是剛剛上映的國產片《Hello,樹先生》所遭遇,所麵臨的。

故事簡單得就像是一部微型小說。主人公隻有一個。即一個名叫樹的農村青年,說白了就是村裏的一個混混,一個不務正業的人。要本事沒本事,要能力沒能力,要長相沒長相,反而還覺得自己是個人物。其實,被人嘲諷,看不起,戲稱“樹先生”。

在改革的大潮中,主人公所在的農村也迅速工業化了。這個人在村口上的一個修車鋪當小工。可是他卻不知珍惜,幹活慢慢騰騰,漫不經心。一朝被炒,頓時就失去了生存能力。

於是幾經周折,進城在老鄉辦的文化補習學校當雜工,沒成想這份強要來的活兒也沒能幹幾天,老鄉因為背叛婚姻,學校辦不下去了,他又失業了。不過,盡管如此,他還是能見色起了春心,把一個聾啞女娶回家做妻子。

一個本來就無法安身立命的人,卻要東借西借地操辦婚事。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就是有輛桑塔納當婚車就已經好得不得了了,可是他還不滿意,執意要一輛皇冠車。因此對沒有借到車的弟弟心懷不滿,罵罵咧咧。結果,一肚子火的弟弟實在忍不住就同他拳腳相加,打了起來。這事發生在他結婚的前一夜。

這一打,他瘋了。或者說是走火入魔了,好像被大仙附體,成了會算命的神棍、神漢,常常口出誑語,總是半夢半醒,活在陰陽兩界之間。按理說,故事到了這裏才剛剛開始,人們想知道他為什麽會這樣了呢?變成一個這樣的人之後,還會有什麽樣的事情發生呢?可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這部片子也就在他瘋癲之後,再也沒講出什麽實質性的故事,就在人們的疑惑不解中急速落幕了。 

人們看了這部片子後很鬱悶,其原因不是片中的故事有多麽沉重或者是多麽悲情,恰恰相反,就是因為這個所謂的故事裏什麽也沒有。這一點令人相當不可思議。著名的張導曾經熱衷於拍過沒有故事情節的大片,可是他的那些個片子,還有絢麗的色彩,人們還可以退而求其次,把那種片子當作風光片來欣賞。

可是這部片子有什麽?故事發生在時值隆冬季節的中國東北農村,鏡頭下是一片灰色醜陋的景象,就連皚皚白雪都沒見到。農村成了一個龐大的工地,除了采礦場,就是要拆遷的農房。鏡頭裏出現城市的居民樓也是斑駁陸離,破舊不堪。

所以,在這個片子裏,要景色沒有景色,要主題沒有主題,要故事沒有故事,這對觀眾來說就等於是雪上加霜式的折磨和打擊。因此人們走出影院時不能不失望,他們看了電影,卻不知道這部片子講的是什麽?傳遞的是什麽信息?是觀眾的水平太低,還是編導的思想太前衛?

實際上,在這部片子做宣傳時,導演說過,拍到後來也很苦惱,不知道要怎樣拍下去,所以就給觀眾留下想象,讓觀眾自己得出結論。如此說來,這是一部生先天不足的作品,或者說這是一部根本就無法自圓其說的影片。因此,在影片的後半部分,導演幹脆主動下崗,任憑演員去信馬由韁。這真是一個莫大的悲哀。

如果,以主人公結婚為契機,在影片的後半部好好述說一下主人公開始熱愛勞動,奮發振作的話,還是有許多故事可寫的。影片涉獵了許多農民自辦的礦山企業,生活麵很廣範,很多層,主人公可以參予其中的機會一定不少。另外,主人公在文化補習學校打工時,還是表現了一定的藝術天分,本來也可以在這方麵做文章。

更主要的是,主人公的媳婦,雖然是聾啞人,卻是很有思想,有主見的一個人,加之又是城市人,長得又很美豔,她身上也應該有很多戲份可以挖掘出來。比方說她嫁給了主人公後,極有可能以她的聰明與能力,幫助主人公建立一種新的生活,兩個人開始一番拚搏等。

可是很可惜,這些線索與素材都被編導熟視無睹,棄之不用,白白浪費了。影片隻聚焦在一個孤零零的主人公身上,熱衷於拍下了他走火入魔的過程,卻沒有交代緣由,沒有後續解讀,更沒有讓故事發展變化下去。這種沒有理由的沒頭沒尾,或者是有頭無尾,令人無法琢磨,難以理解。

不過,這部電影也不是一無是處,主人公的聾啞妻子這個人物,因為演員出彩兒,成為該片的一個很大亮點。飾演這個角色的演員叫譚卓,她扮相俊美,雖然不說話,但靈動的大眼睛能夠表達一切。

婚前她與主人公在短信中的互動,看出這個人物身殘心卻不殘,還是個很有誌向的人,堅持自己的命運要由自己來決定。所以,婚後麵對主人公的荒誕不羈,她毅然離開,也就不奇怪了。這個人物設計得好,演得也好。

新婚夜,因聾啞妻子主動求歡,而上演的一場床戲,非常到位,又令人信服。聾啞妻子是喜歡這個主人公的,可是東方花燭夜時,他卻似瘋似傻,像個死人,嚴重不在狀態。欲火難耐的聾啞妻子,隻好放棄矜持,主動索愛。

而她在做著這一切的時候,男主人公基本上是在不做為,所以說這個床戲,又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床戲。沒有坦胸露背,玉體橫陳,更沒有激情燃燒,赤膊互動,可以說僅僅是象征性地點到為止,其效果卻是精彩之極,可圈可點。

這場戲,當然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出現的,應該是為了表示主人公已經不正常了,徹底瘋掉了所設立的。可是,這是為什麽呢?難道就是因為與弟弟大打出手就這樣了嗎?應該不是,他失常是應該有原因的。影片中對主人公內心活動的唯一交待,就是主人公的幾次煞有介事的自言自語。

從他那近似於夢囈般的前言不搭後語裏,觀眾得知,主人公的哥哥曾經被派出所當作流氓抓起來過,他爸爸一氣之下,把他吊在樹上毒打,結果因為不小心失手,勒死了他哥哥。那一年裏主人公家裏失去了兩個親人。從此,這就成了主人公心裏永遠的心病。這應該是他神經錯亂的根本原因和唯一解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如上麵所說,從新婚之夜開始,這部影片的劇情就失去了方向,不僅觀眾看不懂,編導也莫衷一是了。對於該片的製作方來說,他們之所以敢這樣做,應該是把寶押在該片中的唯一大腕兒,主人公的扮演者,王寶強的身上了。所以,該片的下半部分就由他自由演繹了,成了一個人的獨腳戲。

王寶強在接受采訪時曾說,為了演像這個角色,在劇組還沒有來到時,他就來到了拍攝地,每天都在鎮子上閑逛,體驗生活。拍攝時,為了追求逼真,他常常幾天不洗臉,不梳頭,不換衣服。結果他像極了一個蓬頭垢麵瘋子。

悲哀的是他知不知道,塑造出這樣的一個形象的人物,在影片裏要起到什麽作用,要達到什麽效果和目呢?難道僅僅是要證明他是瘋子嗎?可是,他所在的地方又不是當年重慶歌樂山下的渣滓洞,他演的又不是華子良! 

王寶強憑借馮小剛的《天下無賊》裏的傻根一角兒,由農民工演員而一炮走紅演藝圈。他個子不高,身材單薄,五官乏陳,這些倒還好說,關鍵是他的麵部表情沉悶單調,毫無生氣,更不豐富。他演個特定的配角兒也許可以,但是擔綱演出一部電影的唯一一個主角兒,以他的條件就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了。

因為,如果僅僅是長得醜,還好說。薑文曾經被公認為醜男,但他身材高大偉岸,演技也好,所以醜並沒有耽誤他成功。香港的曾誌偉就更是距離美男十萬八千裏,可是他有一張生動傳神的麵孔,還有頭腦與口才,所以醜也沒影響他登上大雅之堂,成為耀眼的演藝明星。

遺憾的是,這些長處王寶強一個都沒有,再加上多少天不洗臉,不梳頭,不換衣服,再來個似醒非醒,神經兮兮的扮相,最終他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一幅極其猥瑣的樣子了。麵對這樣的形象,這樣的故事,這樣的怪誕,觀眾能不失望至極嗎?

這部片子的最大敗筆,就是主人公這個人物太沒有代表性了。他既不是一個農民,又不是一個農民工。底層體力勞動者胼手胝足的辛苦,他根本就沒有。他沒有本事,卻貪圖虛榮。他與自己的弟弟關係不好,卻還一直伸手向弟弟要錢。他還有母親健在,可是他不勞動怎麽能養他的母親?

因此可以說這個主人公是個遊手好閑,沒有責任感的人。他決不是所謂的什麽小人物,他還夠不上這個檔次。這樣的人在農村,每個村子都有那麽幾個,人們把他們稱作二流子。一個農民成天好高騖遠,不愛勞動,在村裏是被人鄙視的。編導把這樣一個人物抬出來,在觀眾的心目中也是被鄙視的。

觀眾買票看電影,就等於是影片製作方的衣食父母。父母雖然不會拍片,卻可是會看片。他們的眼光可比電檢人員厲害,魚目不能混珠,真假即刻就能辯明。以這樣一個上不得台麵的人來說故事,能有什麽好效果呢?何況這故事裏又根本是什麽都沒有,隻是這個人物的一串串怪異的動作與張揚,整個片子就像是一個蹩腳小品的拙劣表演。

電影的娛樂性是必須的。要是有道理可講,也是寓教於樂。一部電影看過後,令人後悔浪費了時間是小事,讓人很不愉快,心口堵得慌,甚至令人很倒胃口,很反感,就不是小事了。這部電影就向人們開了這麽個玩笑。令人在不舒服之餘不得不感歎,如今什麽人都敢拍電影,即便是小成本電影,也不可以這樣粗製濫造,濫竽充數啊!

事實上,無論是喜劇還是悲劇,電影是需要有故事的。可見故事性是電影的基本要素。缺失了這個要素,一部電影就失去了存在的靈魂,也像一篇文章,空洞淩亂,言之無物,而不成為文章一樣。當然,有了故事,還要有令人感動的人物,無論這人物是正麵的,還是反麵的,看了後應該給人以印象。愛也行,恨也行,總得打動人。

可是這部影片的主人公,究竟給人留下了什麽印象,怎樣打動人的人?愛上他,不可能。感動於他,不存在。恨他,無從談起。那麽是什麽呢?應該是一種厭惡,反感與唯恐避之不及。因此,不得不說的是,一個人的獨角戲——《Hello,樹先生》,是一部令人失望的影片。



 
                  手風琴曲 三套車 演奏 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