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隨筆8
文章來源: Small_Peach2010-10-01 20:14:08

3個星期前寫了回國隨筆7,感謝版主頂置和各位支持,目前點擊量已突破22800次,受寵若驚,決定再寫點。今天來談談國內的收入,消費,以及我是怎麽被一個85後女生涮的。

郎鹹平這個人還是有些水平的,也敢說話,他的觀點常常有洞察力。舉個例子吧,郎教授在解讀中國經濟時,說它是一個“二元經濟”;一元過熱,指國家壟斷行業和房地產業,一元過冷,指民營經濟和製造業,二元經濟造成了中國社會的很多亂象。我發現國內的收入和消費,也呈二元的狀態,即一部分人收入畸高,大部分人收入低且多年不增長。所以中國現在的情況比以前複雜,這些年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把社會割裂成了不同的階級。這也就是為什麽在歸壇上寫中國很難寫的原因,基本上無論你怎麽寫,在很多人看來你都是錯的。

先來談談國內的收入,以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為例。一個朋友在一家德國的電氣公司做高級工程師,大學畢業十幾年了,工資依然不到萬元,老婆的收入不高,如果他不是因為拆遷已經解決了房子,我看他會很夠嗆;一個朋友在三級醫院一個沒有處方權的位置上做醫生,已經快混到副主任了,月薪也隻有萬元左右;一個朋友是一家台資公司的工程部經理,手下十幾號人,月薪2萬左右;另一個阿爾卡特公司市場部經理,算是我的朋友裏混得不錯的了,年薪35萬,公司經營狀況不好,已經三年沒加過一分錢了,朋友整天抱怨工資太低,說不知道哪天就被裁員了,可是,他不是也找不到其它工作嘛。以上均為稅前工資。這些是我的朋友,在白領裏麵算是中等還可以,但實在是稱不上好;幾個從小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哥們約了見麵聊天,接近午飯時間,竟然帶我去一家“大娘水餃”店吃水餃,看著那白得蒼白的水餃皮和顏色紅得奇怪的骨頭燉的肉骨頭湯,我心裏一陣陣發毛啊,這東西能吃嗎?從朋友的談吐中,我知道他們是經常去這家“大娘水餃”吃東西的,無語,30多歲的人了,也算是外企工作的,怎麽還在這樣的地方消費?這是國內的普通人群,普通白領,是呀,就是這個消費水平。他們可是不常下館子的。

我覺得還有比這可憐的就是出租車司機,20年前在上海開錦江或振華出租車的,月收入能過千元,算是高收入人群啊,記得那時候的出租車司機可牛了。15年前,大眾司機月收入能有三千月,也是高薪啊。今天呢,他們每天在擁擠的路上吃著廢氣開10個小時,月收入一般四千元左右;15年啊,上海的房價漲了十幾倍,菜場的菜也漲了十幾倍,以前的公費醫療沒有了,小孩上學要向老師進貢了,稅交的更多了,而他們的收入隻增加了30%,想想真的是很可憐。我在國內坐出租車有個普遍的觀察,就是女司機好像比男司機稍微快樂一點,而男司機普遍是就看上去壓力很大的樣子。超過40歲的男司機,如果是從10多年前時候開始一直開出租的,往往是麵有病容,唉聲歎氣。到了這個年齡的男司機往往有2個職業病,一是胃痛,二是前列腺病,全是在路上挨餓和憋尿引起的,可憐啊! 而且到這個年齡還在做司機的,往往是沒有其它一技之長,討的老婆一般也不怎麽能掙錢,家裏小孩正是要花錢的時候,那個壓力可想而知。每次碰到這樣,我就在付車費的時候湊個整數不要他找了,能力有限,算是那麽個意思吧。

那麽哪些人收入高呢?主刀或有處方權的醫生,那個收入就不是月薪萬元的概念了,據我知道一般三級醫院外科的男醫生年收入在50萬左右,整形科的更高。現在醫院停車場裏很多好車都是醫生的,不可思義啊。藥房主任和院長的收入我沒打聽到,但肯定是比50萬高,這是毋庸置疑的。朋友跟我說了現在醫院的真實的情況,一般外科和內科每年會從醫學院招收應屆畢業生,這裏麵隻要是男生分進來,立即就會有女生或媒婆打聽他們有沒有女朋友,如果沒有女朋友,他們會很快就被瓜分掉,幾乎頃刻間就被什麽女生靠上了。大家都知道,這些新醫生在幾年後都是年收入50萬以上的身價,要趁早套住他們啊。

國營券商和基金投資的公司的油水太足了,遠非一般外企可以比擬。現在券商新進去的大學生月收入能過2萬,且每天混來混去也沒多少事情做,恐怖啊!一旦混到部門經理,收入大概是這樣的:月薪稅後5萬,年終獎接近一百萬。我的老天,這就是160萬的年薪,20多萬美金啊! 這些人何德何能啊?注意這裏指的是國營大券商。也聽說過一些民營小券商的員工收入,那個就不行了。所以在國內混還是要搞清楚,跟D走才有出息呀。

外資企業一般部門經理工資就沒什麽可討論的了,高不到哪裏去。做到亞太區總監的位置,年薪在80萬到100萬出頭;做到總經理,年薪一百多萬;四大裏麵做到經理,年薪六七十萬;不過這些人都是拿命換錢啊,他們的工作強度,一般的海歸回去要掂量一下,你到底想不想那麽拚命。總體來說,現在外企是不行了,錢很不好掙。國有公司一般的收入也就馬馬虎虎,但隻要是壟斷性企業就不一樣了。鄰居的老公在一家國有壟斷型公司做到總經理,每天早上擦的鋥亮的高級轎車準時在樓下接他上班,據說年薪一百多萬,但人家這個工資是白拿呀,平時吃飯消費都在公司報銷了,每個月收到的禮券估計用都用不完,哪裏還有必要動自己的工資?哎,沒辦法,還是我前麵說的話,在國內,你要知道跟誰走才有出息。最有意思的是,這次回去見了一個山西的煤老板,幾億元的身價了,那個低調啊!  剃個板刷頭,一件普通的老頭衫,一條短褲,平底布鞋,咋一看還以為是個下崗工人。見過真正有錢的人了,我才明白,高檔寫字樓裏那些西裝革履一身名牌的男男女女,那才叫是窮人,用來顯示自己身價的,也就是一身名牌衣服,幾個名牌包,最多再加輛車。真正的有錢人,原來是那麽低調的。

對國內的收入做一個歸納總結,我基本上找到這個規律。傳統行業和非國有壟斷行業,一般收入都不怎麽高,甚至多年沒什麽提高。新型行業,國有壟斷行業,特別是國家在裏麵大肆撈錢的行業,往往收入是別人的幾倍。此外,能鑽政策空子的地方收入奇高。在國內如果你是老老實實做個什麽研究工作或者工程師什麽的,基本上你會死得很難看。在中國發財現在隻有2條路,一是緊緊跟D走,ZF去哪裏撈錢,你去哪裏喝湯;二是拚命鑽營,到處鑽空子,這樣也能賺錢。除此之外,恐怕是很難了。

談了收入,再來談消費。國內的消費也是個二元體,上次誰寫了“差的巨便宜,好的巨貴”這句話,相當具有概括性。去家樂福買東西,愣是轉了半天下不了手。價錢是比美國便宜,可東西那個差呀,腦子裏跟Target一比,覺得家樂福裏全是劣質商品。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所有的塑料製品(飯盒,保鮮膜,電扇外殼等)在燈光下反射著鋥亮的硬殼塑料的光澤,怎麽看都不自然。想想美國的塑料製品至少看上去是雅光的,中國的塑料看上去都是一摔就要碎的樣子,閃著廉價的光澤。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國內塑料的配方跟美國不同,如果讀者裏有搞化工的,歡迎指正。

普通菜場裏的菜,看上去總有點奇奇怪怪的。黃豆芽發得又白又胖,吃上去是苦的;西紅柿泛著奇怪的帶粉白的紅色,不知道是什麽品種;黃瓜茄子長得七歪八斜的,而且個頭特別小;朋友說,現在有錢人都去古北的家樂福買日本進口米,綠色有機蔬菜和去久光的地下超市買水果。我去了久光的超市,看到那些價格標簽基本上很快就把我嚇出去了。站在我前麵的一個人,一身polo打扮,買了兩串葡萄,一包草莓,還有一點別的什麽,也就是很普通的一個塑料馬夾袋的東西,收銀員告訴他350元,人家頭也沒抬就付賬了。暈倒,這麽點水果在美國最多也不會超過20美元,在久光居然要52美元,這可不是我消費的地方。不過,你有什麽選擇嗎?如果你想買綠色無汙染的水果,隻有那麽幾個地方,很多是進口的,就是這個價。不要跟我說什麽綠色菜籃子工程的菜比久光便宜,說起來是綠色有機的,誰知道是真的假的?反正我的朋友都不相信其品質。基本上,在國內如果你想過上跟美國同樣品質的生活,用同樣品質的產品,享受同等的服務,其價格要比美國遠遠貴上一大截。

在這個環境上長大的女生會鑽營,應該是意料之中的吧。隻怪我離開中國久了腦子笨臉皮薄,這不,被一個85後的女生耍了好幾把,現在想想依然不理解人家怎麽臉皮就能這麽厚。去國內出差,部門裏新來一個秘書是應屆畢業女生,87年生的,雖然稱不上很漂亮,但畢竟年輕啊,穿得挺清純的也很有朝氣,平生幾分好感。剛好那時換手機,新手機居然沒有那種可以套在手腕上的帶子,我這個人粗心,經常摔壞手機,所以就問秘書到哪裏可以可以買到手機帶。人家女生的回答讓我著實感動了一次,她說你現在對國內也不熟,告訴你你也找不到,她自己家裏剛好有一根多餘的,明天可以帶到公司來。第二天,人家真的帶來了,走過我辦公室的時候輕輕放在我桌上。這個小動作搞得我浮想聯翩,以為人家怎麽樣了。(是呀,我這個人素質確實比較差,承認動了色心了,沒辦法,你們如果素質比我高,歡迎拍磚。如果遇到同等情況您的表現不比我強,就不用忙著批評我了,我們半斤八兩)。骨頭一輕,就約了人家下班出去吃飯,人家還挺給麵子,一起去了,不過她吃飯的時候每隔一會就把手機拿出來看看,還回個短信什麽的。我也沒在意,現在短信多正常呀。

回到美國後,不久人家就寫來伊妹兒,給了個購物清單,說下次回國的時候幫她買,她會請我吃飯。我想人家美女對我有意思呀,能不給辦嗎?於是樂顛顛地幫著采購去了,什麽Benefit的香水,Estee Lauder的麵霜,Minnetonka的靴子,整整七八樣東西,弄得我汽油燒了不老少。回到中國,把東西給了人家,我還紳士了一把,說我們什麽時候請你吃飯吧,人家美女笑寅寅地答應了。結果就開始了很困難的schedule的過程,美女忙呀,比我這個跨半個地球出差的還要忙。好不容易定下了某一天下班一起吃飯,下班的時候,美女告訴我說她不能去了,她的一個女同學今天跟男朋友分手,心情十分不好,哭了一天了,又是她的閨密,所以她一定要去陪人家。我一聽人家確有急事,又是個這麽義氣的人,還有什麽可說的呢,說好吧,以後再約吧。回到美國,美女不久又來了個郵件,說要買某種保健品,她的一個親戚心髒不好,要買10瓶。我想這下回去總可以把她約出去了吧,當然把這事放在心上了,10瓶啊,分量可不輕的! 回到國內,把10瓶東西給了人家,又去約人家吃飯,美女又答應了。又是約了幾次,改了幾次,我事情那麽多,到處要擠時間,為之還推掉了幾個聚會,最後終於約定了某一天。下班的時候,美女告訴我說她前幾天吃了辣的東西,今天嘴裏皮有一點破了,估計出去吃飯也吃不好,說我們再改期吧。我聽了心就涼了,還要改啊?都改了幾次了。不過我還是挺客氣的,說好吧,以後再約吧。回到美國,不久美女又寫來伊妹兒,問這裏iPhone賣多少錢,我心裏有點反感了,拖了一個多星期才回,美女大概有點識相,沒提再多的要求。之後再去國內,沒給她帶什麽東西,倒是給其他幾個比較要好的同事帶了東西,美女也看到了。不過從從那次起,我再也沒給她發過一個短信,也不再約她吃飯什麽的,心想做個同事,幹幹淨淨的沒牽掛也挺好。

有一天,美女穿了一身挺漂亮的衣服,束著腰帶,身材顯得十分窈窕,主動走進我的辦公室跟我聊天,說上次你回來我們都沒怎麽聊過呢,於是談了一會,倒也聊得挺愉快,畢竟年輕女孩嘛,一笑起來我就把以前的事全忘了。我心裏想,大概人家也就是想跟我做個普通同事,是我以前想的太多了呀。

嗬嗬,看來我還是低估了人家了。這不,前幾天美女又來郵件了,要我下次回去再給她帶10瓶保健品,指定要250粒裝的,還問ipad多少錢,說這次回去她請我吃飯。我的天,上次買了10瓶才幾個月啊,都吃完了?這是藥呀,又不是瓜子,一次可以吃一大把的。回想跟這位美女同事的幾次交往,我幫她買的東西,無論從數量,價值還是重量上,已經超過了任何一個我最好的同學和朋友托我買的東西,就算是國內的家人買的東西,也沒給她帶的東西多。我是完全有點想入非非了,以為美女對我有什麽意思呢,還請人家吃過飯,一頓晚飯花了600多元。結果人家後來再也沒跟我出去過,找了種種理由沒法赴約。跟美女約會是沒成,人家叫我給她帶東西的要求卻是從來沒斷過,而且買的數量之多,遠遠超出我的任何其他朋友。這是我跟一個87年生的美女同事的交往過程。哎,想來我在美國待久了,人變傻了,我不知道怎麽對美女說No. 各位讀者,你們幫我出出主意吧,我該怎麽應付她啊?畢竟是同事呀,一到辦公室,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我自我揭短,也是想讓你們知道回國會遇到的很現實的問題。麵對一個87年的自我中心且十分功利化的女生,明明知道人家在利用我,我連應對的心理素質都沒有。我現在在自我反省,我到底具備回國發展的潛力嗎?這隻是一個普通的女生,除了功利,她其實沒什麽惡意。而我們回國發展,會遇到多少形形色色的問題以及心懷鬼胎的人呢?我們再次適應國內環境的能力,值得掂量。各位準備海歸的朋友,離開伊甸園,重歸信奉“叢林法則”的中國,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2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