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的潘漢年(1)
文章來源: 滄海一葉周2010-06-26 15:26:32

       1948年秋,新中國建立前夕,大批進步文化人集聚在香港,等待著全國解放。當時的香港,雖然被港英當局統治,但是相對於仍在垂死掙紮的國民黨統治下的大陸地區,還是具備了更大的活動空間。在這批文化人中,可謂藏龍臥虎。當時的香港,幾乎成了大批民主人士和知識精英積蓄力量,迎接全國解放,回到新中國的中轉站。如果把當時的地下活動比作一場拂曉前的決戰,而在那裏運籌帷幄的將軍就是潘漢年。

還在我幼年的時候,就在家人的嘴裏聽見過潘漢年的名字。可是在我的印象中,成人們提到這個名字時,默默的崇敬中卻包涵著深深的惋惜和無奈。大家惦記著他的安危,打聽著他的生死。

我曾經看見過一幅照片,父親以群1950年與母親在上海結婚時與潘漢年和夏衍的合影。據母親說,當時潘漢年是他們的證婚人,整個婚禮是由潘漢年的夫人董慧操辦的。照片上的潘漢年戴著金絲邊眼鏡,條紋深色西裝。風度翩翩,瀟灑倜儻。從氣質上觀察,似乎更像一個文人。

潘漢年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隱蔽戰線、文化戰線和統一戰線的卓越領導人,在中國現代的多個重要歷史時期,他代表共產黨與方方麵麵的政治力量交手,為共產黨獲取重要的戰略情報,為新中國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父親葉以群是1948年在香港認識潘漢年的,在他的文字中記載著最初的見麵是在文化界人士的聚會上,後來為了工作曾在遍佈街頭的茶餐廳裏碰頭。

            當時集聚在香港的進步文化人中,有一批有名的影劇藝術家可是在無戲可演的境況下,生活是艱難的。為解決他們的生計,先父葉以群奉潘漢年先生之命成立了“南群影業公司”,開始籌拍電影。     南群影業公司製作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戀愛之道》。由著名的劇作家夏衍親自編劇。影片的導演是歐陽予倩,男女主演分別是舒繡文和馮喆,這些主創人員都是一時之選,他們都是享譽影壇的傑出藝術家和明星。

     據先父文字記載:拍片資金由潘漢年介紹澳門的“太平紳士”、愛國資本家馬萬祺先生和澳門鏡湖醫院院長柯麟先生投資,投資金額是八萬港幣。在當時這筆錢應該是一個可觀的數目了。為了洽談合作,在潘漢年先生的安排下,夏衍、葉以群和馬萬祺先生在香港見了麵,商談了投資額。在地下工作的戰線上潘漢年廣結善緣,團結了一大批追求進步的愛國力量。當時被父輩們稱為“太平紳士”、愛國資本家馬萬祺先生是其中著名的一位。《戀愛之道》的劇本出自夏衍之手,故事情節曲折,扣人心玄。一部戰爭年代的愛情故事,表現了顛沛流離的年輕夫妻相依為命,愛情美滿的生活。

著名劇作家於伶回憶道:“潘漢年同誌常常在少數熟同誌中間給以群兩個美稱:‘新進劇作家’、‘新進酒家’!前者當然很清楚是因為當時以群寫了電影劇本;後者是因為漢年的多方麵統戰工作,需要時常請客。而為了他的不同對象不同程度的統戰需要,往往由以群出麵宴請。漢年不會喝酒,以群作為主人總得敬敬客人,主動飲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