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漁夫與商人”的故事
文章來源: ying3122011-04-24 20:13:27

       榕城老應


朋友寄來一個“漁夫與商人”的故事。

一個投資商人到了海濱,看到一漁夫高臥船頭舒適地在曬太陽。商人問:“哥們,這麽好的天氣為什麽不出海捕魚?”

漁夫說:“我已經釣到兩條大魚,夠我們一家今天吃的了。”

商人說:“老兄,你太缺乏進取心了。趁天氣好多捕一些魚,賣掉累積起來就是你的第一桶金,加上貸款可以買一條更大的漁船。”

“然後呢?”

“然後你可以捕更多的魚,攢更多的錢。”

“那又怎麽樣?”

“然後你可以雇人來捕魚,每天在這裏曬太陽。”

漁夫笑道:“我現在就是這樣了,為什麽還要繞這麽一大圈子的辛苦,還不知道以後怎麽樣。”

這個“漁夫與商人”是犬儒哲學(Cynicism)的經典故事,都是從古希臘西諾普的狄奧根尼的故事引申出來的,歸結成不同的訴求。
 
犬儒哲學主張清心寡欲,隨遇而安,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要回歸自然。這一點跟中國老莊差不多。據說狄奧根尼就住在一個埋死人用的甕裏,以討飯為生。有人譏笑他活得象條狗,他卻不惱。“犬儒”之稱便由此而來。有段故事很有名,一天,亞曆山大大帝親臨探望這位著名的哲人,他正躺在地上曬太陽的。問他想要什麽賞賜,狄奧根尼回答說:“謝謝,就請你別擋住我的陽光。” 這就有點魏晉名士的風範了。
 
早期的犬儒哲學比較憤世嫉俗,後期則是玩世不恭,否定一切內在價值。這個漁夫與商人的故事在犬儒哲學中,隻是用來說明不必過於追求物質財富,勸導隨遇而安的自在。後人引述這個故事卻是想來說明不同的問題。投資管理和職業訓練部門,用這個案例來解說投資商引導失敗所缺失的要點。經過他們消化之後,編出來的後續故事便是這樣:

十年之後,商人又到海濱再遇漁夫。商人邀他出海釣魚,隻見海天一色,風和日麗,不多久漁夫便釣到兩條魚,商人仍無所得。漁夫笑道:“你不是幹這活的,何苦還來釣魚,我分你一條得了。”

商人道:“我這十年掙了盆滿缽溢,出來釣魚是怡情,有沒有魚倒無所謂。不像你十年了,仍然要以此謀生,這是眼界決定格局。”

富於思索的人便有些不平了,他們又加上一個後續故事。

又過了十年,滿腹心事的商人又在海濱遇上漁夫。大家都有些滄桑。漁夫問商人現在過得怎樣。商人回說:“生意是越做越大,有了兩個公司,離了兩次婚,現在幾個老婆孩子爭家產,十分頭疼。” 問漁夫過的怎麽樣?

漁夫說:“還是那樣,日子過得平和。不過近來屋頂漏了,還沒有錢修,希望最近不要下雨。”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各有各的快樂,各有各的苦惱。

人生掙紮,經過千辛萬苦不過返回原點再找回曾經放棄的,仍然不能擺脫苦腦。這個故事的思考有時被推往極致,用來強調俗世追求的無謂,勸導宗教的信仰。其實在這“萬事皆空”的方麵佛教講得最多,故事詩詞也俯拾皆是,比如紅樓夢的《好了歌》就把名利情親一筆掃倒。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這類的立論是基於人生目的論。無限的欲望在有限的人生中終將落空,這個追求最後也就變成無謂的了。宗教的回答是人生迷茫,要追求身後的永恒。犬儒哲學說是追求和執著都是無謂,且享受當下。奮鬥的哲學則說,人生需要一個夢想,盡管這就像綁在驢子前麵的胡蘿卜,也許永遠夠不著。但享受追求的過程和每一次努力收獲的喜悅,叫著“人生在路中”。

在浩茫的世界中個人不過一粒微塵,曆史的長河中人生隻是一閃微芒。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繁忙在世界中的渺小生命,不外乎為了更好生存,在拚命地適應環境,掙紮在方向不定的無常變動中。每一個生命都繼承了前輩流傳下來的基因來決定自己的形態行為,也在自己的生命行程中為後人留下自己適應環境的基因。經過自然選擇幸存下來的基因都有其適合的價值。這故事的不同回答都是前人留下閃耀著思想光輝的文化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