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一笑:“相反, 以個人對曆史的認識,去辨別史料的真偽, 反而容易失去中立性, 史料必然失真。。”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16-03-12 06:53:55

尚未見過帶S的曆史學家, 曆史學家必然是“一個人”,“一個人”地自己去讀史去“辨別史料的真偽”,“一群曆史學家”用同一個“腦子”的“識”去“辨別”史料的真偽, 用機器人得了。

史料是在“曆史學家”辨別之前就客觀存在的, 不因曆史學家是個人還是集體而“有”而“無”而“真”而“偽”, 毛主席說的“實事求是”, 就是這個道理。

天安門事件是在天安門發生的(不討論其他), 張三的“識”很”正能量“, 天安門事件就發生在”天安門“; 李四的”識“能量很不正, 所以”失真了“,就發生在”地安門“, 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