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紅二代合唱團“,嚇了一大跳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13-12-25 12:38:17
“紅二代合唱團 大唱紅歌 父母必須是高幹”,以為紅八月又來了,不對呀, 現在不是聖誕時節麽?
再看一看, 照片上其實是些老娘們兒啦,雖然她們還是蠻意氣風發的,年歲老了不等於她們沒有了當年的“豪情壯誌”:如有必要,照樣可以(但不可能)掄起老爸的銅頭武裝皮帶,口吐“滾他媽的蛋”,打得人頭頂開花滿地找牙(當時不用這個來形容), 打完則回家帶著孫子外孫公園玩耍, 照樣是個慈祥奶奶慈祥姥姥。
父母的必須是高幹,是不是仍然沿用當年的標準:文職副部軍職少將?那麽底下自稱“高幹”的縣團級子女? 您一邊涼快去吧,反正現在十二月,到處都溫度都較低。
突然一想, 明兒毛老人家誕辰,記得正式毛選的第一篇文章是《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把個中國社會分析得倒真是滿透徹,那時沒有分高低,覺得差不多像是“按姓氏筆畫”來排列,他大概也沒想到後來的上中下,每級還能細分成上上上中上下等亞級,三三得九,級一多又細, 每個人就很容易對號入座,是不是每一級的子女,可以組織一個本級“合唱團”?
成長於工人新村的本人,對工人的級別比較熟悉,7-8級工人(算是高級技工)子弟合唱團啥的?其工種就不必細分了,要不還有“木工”“鍛工”電焊工“子弟,事情就會更複雜的。5和6級的再來一個,餘下的就不算了。
好比當年在北京,就說不高到副部少將,咋的也得是個司局級方可算個高幹吧,剛開始北京紅衛兵串聯到上海, 上海的阿汙卵哪分得清呀,凡一口京腔身穿黃軍裝,口氣很大的,大家均認為”北京的高幹子弟“,誰知是真是假啊?說不定幹部倒真的是幹部,不過級別可能有點低,低到其父隻是西城區甘家口浴室附屬旅館的食堂管理員行政22級,在北京被歸類到”辦事員“。
隨口說的笑,千萬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