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令'三山五嶽開道'的偉大時代: 市民對廁所集體化的意見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13-04-06 11:11:22
記得那時一首詩:
天上沒有玉皇, 地下沒有龍王,
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冠喝令三山五嶽開道, 我來了!!!
真是個豪爽無比的時代, 轉載一篇東西如下, 沒有任何意思, 隻是看看而已. 說到廁所,便聯想到1966年上海修建了一批工人新村, 就是沒有戶內廁所的, 據說是不知哪個孫子給當時的市委市政府(陳丕顯曹荻秋管事的時候)提的建議:"工農兵不需要抽水馬桶", 而在樓梯口建一小屋專事倒馬桶, 實事求是地說, 這怪不的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等四人幫及以爪牙,也不能責備柯大鼻子,  因為這批房子是1966年上半年建的, 此刻張姚未成氣候, 王洪文還啥球不是.


情況簡報
(59)第14號
北京市人民委員會辦公廳翻印
1959年4月20日

市民對廁所集體化的意見

市內搞廁所集體化(所謂窖式廁所),取消戶內私廁,對群眾十分不便。市人委行政會議前已決定不要這樣做,但決定之後已近兩月,根據最近的檢查和代表的反映,很多地方仍未糾正。有的市代表視察後反映,在最早實行的西城區福綏境地區上公廁有排隊現象。另外,最近有一個市民給王昆侖副市長寄來一首打油詩,批評集體廁所,可見市民對此非常不滿。現將來信抄錄如下。

廁所集體化

好事出在大柵欄,拉屎也要講集體,每條街道修公廁,私家茅坑都封閉。
不管風雨和雪天,不管三冬與深夜,不管老頭與老婆,不管小娃與傷病。
集體生活要力行,拉屎都到公廁去,一廁怎能容多人,從此拉屎要排隊。
說是積肥又衛生,生活必須重集體,集體生活這樣講,社會主義被歪曲。
生活未到現代化,封閉私廁無意義,一馬躍進快加鞭,紅旗要插辦事處。
(注——此事正由市人委辦公廳檢查)

(沈邁克提供)

《記憶》第九十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