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之幾
文章來源: 華府采菊人2012-02-19 12:07:37
二十多年前到美國是來讀書的,也就是說美國也有我的一個“母校”,從小學算起,前前後後也讀過好些學校了, 所以這個隻能是我的母校之幾(到底第幾我一時也說不清)
看到這個站名, NEW YORKER就該知道是什麽地方了吧: 大名鼎鼎的哈林區,我就是在這個地區的一所學校裏讀了幾年書得了個碩士。
哪所學校呢?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中文應該翻譯成紐約市立學院。




位於黑人區,但在很多年前則不是治安不好的區域, 據說20世紀三十年代之前這兒是猶太區。


學校建於1850年代,據說當時的市政府為了打破大學的精英化,讓平民子弟也能上大學而建立的大學,所以學費極低,知道70年代才開始收學費,可惜我沒趕上, 不過作為外國學生的我, 即便那是也得付錢,我不是紐約市民沒交稅啊,憑什麽享受待遇呢? 這也對。


所謂“爛地段”也不等於“爛學校”,好歹也出過不少諾貝爾獎的獲得者, 不是吹,全美的公立大學排名第一, 不是在校學者獲獎排名第一而是畢業生中的獲獎者排名第一,其中和平獎的比例較高,比如基辛格鮑威爾,其實全世界的學校都一樣忙著往自己臉上貼金,學生也隻能以此自豪。


美國但凡大學, 總是修一些古色古香的鍾鼓樓,大石頭建築, 顯得挺有曆史挺有氣派。





這所工學院也不算太癩,尤其我所就讀的化工係, 一個小小的係, 正副教授(包括助理教授)加一起不足十名,可裏麵有一名雙料院士(國家科學院及工程科學院)一名工程院院士, 按人數算自然不多, 但按比例可能全美第一了, 超過20%教師是院士啊, 當然這也是自吹的統計方式之一,我還是很為我能在這個學校這個係畢業感到自豪, 但是, 一個“但是”後往往不是什麽好話,這個係的方向太偏,偏得學生學起來累得吐血,偏得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為什麽? 這些教授研究的主要是流體力學,知道的人就會說:要命(不是姚明啊), 這行當不好學,學了也沒用。

好不好自己知道, 親不親自己明白, 怎麽說我對這個學校還是有相當的感情, 貼上這張標記獻上我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