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美國人,共同的隻是語言
文章來源: 米德12010-11-23 23:18:42
幾件小事兒看英國與美國文化的不同。

剛來英國時去學校的第一堂課上發言很積極,

沒想到下課之前那個英國老太太教師非常不愉快地問大家說:

"你們說這個學生像是新來的嗎?" 沒人回答,她自言自語道:

“記住,我們的文化是謙虛與安靜。”

當時我很詫異,心想,在美國不是這樣啊!。

後來在英國的生活中觀察到,英國人“善”的前提是:

你先敬我一尺,然後我再敬你一丈。 咦,有點兒像跳探戈。

他們在初次相逢時,往往習慣彼此默默的注視著(餘光),

稍感對方“不禮貌”,便開始耍流氓。

往往還沒有看到他們爭執的過程大打出手就已經開始了。

我們外國人很不理解,但還是覺得好玩兒。

美國人的“善”有點兒像我們中國人,很實在。

所不同是美國人的心更細一些,他們的“好”不會讓你感覺到你在被憐憫。

上個月為公事隻身一人去了紐約。

星期天的早晨,忽然想起老公的生日是下一周,無論如何生日卡一定要在當天寄出去!

起身直奔郵局——吃了閉門羹,因為是星期天。

手握著生日卡正在躊躇,一黑人婦女走了過來。

“對不起,你知道哪裏有郵票出售嗎?”我大聲地問道,

她回答說:“星期天所有的郵局都關業。你需要郵票?我這裏有幾張!”

我當時感動的說:“太謝謝你了,請收下郵票錢”,她說沒有多少錢不需要,轉身就走了。

到了晚上告訴自己要有一個愉快的紐約之夜.

去了copacabana 舞廳,一個人雖略顯孤單與尷尬,

但還是在 Salsa 與Merengue的鼓點兒聲中坐了下來,靜靜地看著拉丁人有節奏的晃動。。。

這時一對兒坐在我對麵的夫婦與我對視了一下看出了我的尷尬,

隻見那個男士向他的太太低語了一下便向我走來邀請我一起跳舞,

我領會了他們的善意,就大大方方的跳了起來。

這男士看我走出了孤獨便悄悄的回到了他太太的身邊。。。。。。

回到飯店想想這一天之內發生的兩件小事真的很難忘記,

美國人,英國人,共通的隻是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