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罪毛澤東之一:被神化與被妖魔化
文章來源: 甲城老武2010-01-19 17:23:56
千秋功罪毛澤東之一:被神化與被妖魔化

甲城老武

  毛澤東無疑是中國現代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在他在位的27年裏,所有的中國人無一不敬畏這位神話般的人物。 在文化大革命那段狂熱的時間裏,人們在他的圖片前早請示、晚匯報,就連吃飯的時候也不忘先向他敬禮。毛澤東在那個時期的每一句話,都被冠上最高指示或最新指示醒目地印在各報紙頭版的上方,全國七億人民無不照他的指示辦事。他的著作被整理出四卷擺放在每家每戶。從毛選中精選出的五篇叫《老五篇》,從五篇中選出來的三篇叫《老三篇》,毛的話也被精選成《語錄》。 一時間,讀《毛選》背《語錄》不但成為時尚, 也是“紅衛兵”小將和革命群眾考核一個人思想覺悟高低的標準之一。中國人不分老幼、男女同聲高唱“東方紅”等歌頌毛澤東的歌曲, “敬祝領袖毛主席萬壽無疆”。 大家還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誓言要解放全世界還在受苦受難的三分之二的人民,那時的中國比起今日的北朝鮮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1976年,一場地震夷平了工業城市唐山,全國各地也不約而同地鬧起了地震。 當淳樸的百姓們住在地震棚裏,看著外麵的雨點、聽著外麵的雨聲,無助地盼著救星毛主席來救自己的時候, 毛澤東自己已經快到了生命的盡頭,終於在九月九日與世長辭。毛澤東去世後,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就是中南海的主人不再是原來的人。不到一個月,毛澤東的老婆江青和極力追隨他的人被自己親自指定的接班人華國鋒一網打盡。 幾年後這些被稱為“四人幫”的人與他們過去的死對頭被鄧小平送上特別法庭,在一場鬧劇之後,被判處不同的徒刑。

  中國人民沒有因為毛澤東的去世而覺得天塌了下來,反而在後來的日子越來越好。隨著改革開放,隨著共產黨對人民精神統治的放鬆,中國人民特別是知識分子開始思考和評判毛澤東的是非功過。由於毛澤東和共產黨是連在一起不可分開的,共產黨政府絕對不允許對毛澤東全麵否定, 有敢於違抗者被以各種罪名送進監獄。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 最核心的一條就是確立毛澤東的曆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雖然文件指出了毛澤東的一些錯誤,但對重要的盡量予以回避,對毛幹的所有的壞事、醜事全部可以堂而皇之地推到林彪、四人幫兩大集的頭上,避免群眾全盤否定毛澤東。在大陸要出版關於毛澤東的書,必須要經過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的審查、同意後才能出版發行。由於這個限製,大陸上出版的有關毛澤東的書無一不是為毛澤東歌功頌德的,讓人們看不到毛的廬山真麵目。海外出版的書就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對毛澤東負麵的故事曝光較多,這就補充了國內資料的不足。盡管國內對關於毛的書作了種種限製,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頌揚毛的書如《走下神壇的毛澤東》,《毛澤東最後十年》等來了解毛的另一麵。同時,一些國內雜誌如《炎黃春秋》也能刊登出一些元老們對毛澤東鮮為人知的一些事件的回憶。

  中國人民在經曆了中共對北京1989年學潮的血腥鎮壓後,在90年代初興起了一股毛澤東熱。人們用掛毛澤東的像,高唱在文革後消失多年的歌唱毛澤東的歌曲來發泄對現實的不滿。不可否認,在毛的時代, 人們窮是窮,但那個時代絕對沒有當時腐敗;在毛的時代,官員們雖然左,絕對沒有鄧的時代貪;在毛的時代,毛澤東絕對不會調集野戰軍, 對手無寸鐵的請願學生血腥鎮壓。應當客觀地說,這次毛澤東熱和文革中出現的那個性質完全不同,絕大多數人並不是真心地懷念他; 就像胡耀邦死後, 人們上街不是真的悼念胡耀邦, 而是拿悼念胡耀邦作為批評政府的借口而已; 同樣人們掀起毛澤東熱不是真心地懷念毛澤東,而是借懷念毛澤東表達對鄧小平和中共當局的極度不滿。

  中國人對毛澤東的看法各式各樣,有的對毛盲目地崇拜,起勁地為毛歌功頌德;有的則對毛全麵否定;更多的人對毛理性地分析,在肯定他的同時承認他的過錯,在批評的同時肯定他的功績。我過去對毛澤東崇拜至極,盲目地認為全世界隻有他最偉大。這種觀點在大學畢業以後才慢慢地改變,隨著中共官方對文化大革命的徹底否定, 我也從一個毛澤東的崇拜者脫變成一個毛澤東的批評者。 大多數經曆過文革的人對毛澤東的負麵評價比正麵評價高,最近我回國見到了許多朋友,他們中絕大多數對毛和共產黨的評價比較負麵, 這與我在國外一些互聯網上的一些論壇裏的看到的簡直就像兩個世界。我個人認為對毛的是非功過作出定量分析不但是徒勞的,而且會引起無原則的爭論,挑起人與人之間不必要的矛盾。 我認為毛澤東就個人就成而言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書法家; 他為中國共產黨的生存、發展和其後政權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但他在中共建國後對中國和中國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災害,本人將在隨後的“飛揚的文采”,“政治家、戰略家、開國領袖”, “鬥爭不息的勇士”,“新中國的領導人”,和 “中國人民的‘大救星’” 中分別展開詳細的論述, 最後“千秋功罪,誰人評說”作一總結並列出參考書目。

     原文曾以老武之名於2009-09-11首發在文學城博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