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奮鬥 所謂忠誠——看電視劇《蝸居》有感
文章來源: 漢代蜜瓜2009-09-01 07:06:07


前一陣一口氣看完六六的電視劇《蝸居》,心中鬥爭半天,要不要發發評論。發吧,又有人該說我對人家的作品指手畫腳進行大批判了,不發吧,心中的鬱悶實在是不吐不快。
 

這個故事講在上海日益高漲的房價下,新上海人(在上海打拚的外地人)為了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所麵臨的種種壓力和困境。它以白領姐妹海萍、海藻的職場與情感經曆為主線,市長秘書宋思明和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權術運籌為副線,描摹了上海白領一族的生存狀態。

本來這個故事,除了幾個主角的背景不太真實外(姐姐海萍作為複旦畢業的高材生,在上海工作了五、六年後薪水才稅後2600)是不錯的,很多地方讓我看得熱淚直流,很煽情,但是作者或者導演加諸在上麵的“思想”卻令人說不出話來——姐姐郭海萍成為“靠自己奮鬥”的典範,妹妹成為走捷徑的“二奶”們的反麵教材。

如果這個故事用兩條獨立的線索分開寫人生觀世界觀不同的姐妹的不同道路,那也算可圈可點,可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這部電視劇裏,令妹妹滑下深淵的每一個關鍵的原因,都是這位“靠自己奮鬥”的姐姐膚淺,短視,挑剔,虛榮,不自量力的結果。

都說上海女人“作”,《蝸居》中的姐姐郭海萍比任何一個上海女人都要作。她很早就在計劃買房,一直在馬不停蹄地到處看房,不是嫌房子小,嫌房子舊,就是嫌風水不好,跑斷腿地看了不知道多少次,也不看看自己口袋裏到底有多少錢,能負擔得起什麽樣的房子。她沒有預料到上海的房子漲速如此之快,錯過了最佳買房時機,等她醒悟過來,發現她能買得起的新房子隻能是上海邊緣江蘇地界裏小區。

就是這樣的房子,還超出了她的預算,於是她不得不回自己娘家要錢,也讓自己老公跟婆家伸手。老公不好意思加重父母的負擔,私自去借了高利貸,於是這位海萍同學跑到妹妹家號啕大哭,哭得驚天地泣鬼神,讓妹妹海藻以為她馬上要家破人亡了。

妹妹海藻為了給姐姐湊頭款,在男友小貝處碰了釘子後向宋秘書開口。她察覺到宋秘書對她的企圖後,迅速從小貝處要來錢還了這筆錢。等到姐夫高利貸事發,海藻為了幫姐姐度過難關,明知道宋秘書那裏是個陷阱,還是硬著頭皮跳進了這個陷阱,一步步地滑落深淵。

其後,在高利貸事件的陰影下,海萍幾乎變成了潑婦,甚至為了一元錢把老公罵得狗血淋頭。聽到妹妹想跟男友小貝結婚的想法,還以自己為例子勸妹妹三思後行,不要嫁個像姐夫那樣沒用的男人。

這位姐姐同學,她所租住的房子要拆遷,買的新房還未交付使用,她臨時過渡的房子是妹妹海藻通過宋秘書找來的;她兼職教老外學中文的機會也是妹妹通過宋秘書提供的;她的老公被逼找機會賺外快,不留神被原單位以“泄商業機密”罪報案抓進去,也是宋秘書要討好海藻給撈出來的,最後宋秘書出事,海藻被宋太太打得胎兒不保,子宮切除,海萍卻因為教老外中文教得好要開辦培訓學校,成為“靠自己奮鬥”的典範,反過來在家裏小區外的亭子裏教育妹妹,要“靠自己奮鬥”。

簡直雷人!她拍著桌子罵老公無能的時候怎麽沒想到要“靠自己奮鬥”?

如果她當初沒有那麽挑剔,根據自己的實力先買套二手房住著,那麽過幾年把它賣了做為首付再換大一點的房子,也不會給自己,給妹妹造成那麽大的悲劇。

這世界上有沒有這種人,自己目光短淺,得盡便宜之後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教育那些被他/她沾過便宜的人說——你們要如何如何?

有,還不是個少數。

還有不少這樣的人——婚姻中在精神上往死裏折磨配偶,等到對方揭竿而起,到外麵去尋找溫柔的安慰的時候,他們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回來批判被折磨得九死一生的配偶——婚姻最重要的東西是忠誠。

我相信《蝸居》裏的郭海萍就是這樣的人。當她為了高利貸向老公發飆的時候,妹妹海藻擔心地勸她不要離婚,她這麽說,我不會離婚的,離了婚我沒地方去。

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男人對她說,你跟我吧,我給你大房子,舒適的生活,我相信她會毫不猶豫地甩掉“沒用的老公”絕塵而去。

她沒走,是因為那個時候她沒有選擇。如果他老公因為精神苦悶而外遇,我的同情百分百在她老公身上。

所謂奮鬥,所謂忠誠,啊,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