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給我一個回家的理由(圖)
文章來源: x瀟瀟2015-06-11 15:46:37

  家是一盞燈,一個人在燈下等你。媽媽在哪裏,哪裏就是我的家。那個在燈下等我的媽媽走了,燈熄了,故鄉變得冰冷,一片漆黑。我再也無力打起行裝追雲而去,在那遙遠的家鄉,我無處歇息。

   以為今生今世告別了——上海,出生成長的地方,沒有親人的家鄉,留下的都是無奈和傷心。我已經沒有理由再去上海,地球那麽大,我要開始到處流浪,地球的每個角落,都有去的理由。唯獨上海不再停留,怕下了飛機會失控自己。

   近日無意翻開舊日記本,童年往事和上海鐵路宿舍的大院,曆曆再現,如夢如幻:我常常在黃昏的陽台上,拽著夕陽喊:“小玲,小玲——,”然後兩個小女孩一起跑下樓去,在隔壁的烽火中學的樓道裏,操場上陪著太陽落下。多少年過去了,小玲,你還好嗎?每年夏秋之際,總有台風襲擊上海,院子裏積起大水,我和小夥伴踩水玩得滿心歡喜,後來她去了黑龍江,童年的記憶就停在那個雨季;在三年2班的教室裏,望著窗外的無花果樹葉,糊裏糊塗聽老師念小雲同學的造句:“[仔細]——早上走進教室,翻開課桌板一看,裏麵一隻小蟲,仔細一看還是一隻小蟲。”至今不知是褒是貶,就這樣永遠記住[仔細]。不知那個流鼻涕的男生,是否上了大學;放學之際,鐵路小學的大木門一打開,同學們像一群小鳥嘰嘰喳喳飛出去,一起回到鐵路宿舍大院。在這裏,我們在2班是同學,姐姐哥哥們是同學,弟妹們也是同學,大家兩點一線跑了一年又一年,童年就跑完了。

   塵封的記憶裏,依然是梳著細細小辮子的唐綺,大眼睛白嫩皮膚的姬建華,個子高高的鄭捷,皮膚黑黑的沈國平,輕聲細語小姑娘駱敏,一頭美麗卷發小酒窩的陳竹群,終年流著鼻涕的汪小雲,誌願軍的女兒隨建芳,歌聲如鈴聲的薑萍,同桌文靜的高個子陸權,笑口常開的王衛東,還有美麗乖巧的王曉燕,劉勇敏,凱凱,袁楊布,塗芹,小少爺陳德奇,聽說程慶寧去了日本……,這些名字近在咫尺又恍若隔世,這是童年青梅竹馬的記憶,如夢如煙。這些年我們遠隔重洋,半個世紀,世事變遷,這些人和事卻依然如故,難以忘懷。人生隻有一次童年,初戀可以再戀,童年卻不能忘返。我們童年是美好的,不是豐衣足食,而是那份無憂無慮無牽掛的自由自在。說是要放下的,便是那最難以忘懷的。童年,深埋在心裏。

    記得前年最後一次去上海,見到了小學同學,細高個的鄭捷,已是風度翩翩的著名皮膚科專家,不知怎麽竟然是親人的感覺,我倆在瑞金醫院的食堂吃了一頓青菜湯年糕,他看我吃的那麽香,還把自己碗裏年糕撥給我幾片,那是多少年來最溫馨的午餐。他欣奮地告訴我,楊小平同學已經是著名中醫師,還提到袁楊布黨書記,沈國平,我說想去童年熟悉的[和田飯店],那是鐵路宿舍裏家喻戶曉的著名“大飯店”。他說下次我們大家一起去聚。我笑笑飛走了,帶走了[和田飯店]的美夢。我想已經沒有下次,不會再來上海,無家可歸,這裏的人生已經結束。

   這個世界真是神奇,電話,網路,微信,闖入生活裏,人們沒有了距離。鐵路宿舍散去的童年,又重現在微信裏,我們那個2班教室裏的同學,兩個,五個,十個……,全班42個同學居然回歸了38個!小辮子,流鼻涕的同學現在是什麽樣子?人們淡定著,我卻開始不安,渴望和這群久別童伴相逢,一張張黑白照片,一個個童真的眼神,紅領巾……被同學們一點一滴的拾起,如今,這些紅領巾已經變成醫生專家,畫家,攝影家,哲學家,局長,處長和作家。。。成了社會的中流砥柱。在我們記憶中泛起的曆曆往事,化作親情,使那片荒蕪冰冷的故土忽然變得富有熱情起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個微信群深深吸引我,成了我天天駐守的地方,地球那邊依然溫暖純真,更添了幾分知識和智慧,還有親情般的關愛,無暇的笑聲不斷。我不再孤單,如同回到鐵路宿舍,回到了童年。5月相聚的日子已定,行裝又打起來,我翻著掛曆渴望著那日子快快到來,上海又有了親人,有了為之飛翔的理由,我們散落了幾十年的小2班全體同學,跨越時空要見麵了!

 要起飛了,親愛的唐綺,駱敏,衛東,曉雲。。。 家是一盞燈,一個人在燈下等你,那片土地上又亮起了很多盞燈,鐵路宿舍依然是家,你們在,家就溫暖,今生今世,隻想擁抱你們!

 當年鐵路幼兒園的小朋友

 

歌曲《小小新娘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