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度和幸福感的關聯
文章來源: 水粉畫2019-06-11 20:12:02

看過討論現代生活和憂鬱症的關係。

據說1945年後出生的人, 換上憂鬱症的可能比這以前出生的人高十倍。

其實現代社會在個人的舒適度上比那個時候好很多。 我現在正在空調的屋子裏, 外麵豔陽高照, 熱得透亮。我坐在皮沙發上, 這是我花四五千買的真皮, 設計上有自動伸出得躺椅功能和給手機電腦充電得插口。 我前麵是電視, 可以看很多節目, netflix, youtube, 我旁邊有靠枕,毯子, 茶幾上有冰拿鐵和冰水果。

這個舒適度在那個時候, 也許不是我這一類平凡人所能擁有的。

但是我一定感覺比那個時候的人幸福嗎? 其實我經常感到缺失了很重要的東西, 一種鏈接, connection, 一種和有意義的生活以及其他人之間的緊密聯係。 

現代生活的最大問題, 是意義的缺失, 和人們之間緊密關係的缺失。

現代生活基本是想讓你在一個封閉的舒服空間裏麵, 找到一切快樂的設計。 這種設計本身就有問題。 

舒適度相對是容易得到的, 有的時候也能給我們短暫的幸福感。 於是很多時候當我們感到憂鬱焦慮, 感到缺失的時候, 我們第一個反應是去買東西, 給自己更好更舒適的生活。 這往往是治標不治本。 

現代生活看似可能性無限, 但是個人的追求其實並沒有太大的空間, 大資本占領了所有的領域, 我們絕大多數都隻能淪為打工一族, 貢獻自己的時間和技能, 換回生活的舒適。 工作對大多數人而言, 沒有意義。 

現代生活也是一個簡單攀比和評價的生活。 我們擁有舒適和物質也是一種告訴別人我們個人價值的方式, 我們有的時候隻能把這個當成唯一的自我實現方式, 用房子, 家居, 車子, 郵編來澆注自我和self esteem. 這也使得我們的追求變得單一和缺乏個性, 很多人在得到一切的舒適和物質後, 還是失落。 

象我自己, 我的最本來的麵目是一個對社會文化語言藝術充滿好奇的靈魂, 但我卻不能以這個麵貌示人,除非我在這些方麵取得了社會認可的大成就。 人們還是簡單地以我的房子, 車子, 家居, 度假等等來評價我。 這也是我們很多人不快樂的根源, 我們總是被放在一個簡單的坐標上被取舍判斷, 而這個坐標本身就是荒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