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劉曉波,諾獎遺憾,金銅之辯
文章來源: 疑馬甲2010-12-12 12:26:53
魏京生,劉曉波,諾獎遺憾,金銅之辯除去來的早比如來的巧,或是頒獎的政治用義之外,就事論事就人論人,魏京生更有資格得諾貝爾獎。魏京生早年的小高幹子弟,文革時串連到中國農村最基層最貧窮的地方,目睹了老百姓社會艱辛,由此領悟到當權者和平民百姓是兩個對立階層。他在1979年,當時大多數中國人處於愚昧時,就開始利用西單民主牆發出不同聲音,倡導政治體製改革。他的思想比同時代人超前10年,在萬馬齊喑時代發出不同聲音是需要超凡的勇氣。魏京生算得上思想家和實踐者。劉曉波主要是靠64事件一炮串紅。可是64的時候人人都知道民主理念,你劉曉波又比別人高明多少?即使算上08憲章,也隻是過程和手段上的完善,不是突破。而且,08理念沒有落實到老百姓的實際利益,一般人看來,08憲章不過是個你下台我上台的東東,誰還理你?不但不理你,反而認為你假惺惺救世主,更討厭你了。當然劉曉波勇氣可嘉,但是諾貝爾獎不能光看誰鬧得歡,那不成了“鬧而優則獎”?現在中國,“民主”一詞有點像昨日黃花。如果魏京生90年代能得諾貝爾,那對中國民主化進程的正麵影響要大些。可是曆史沒有“如果”,這隻能是諾貝爾(評委會)的遺憾。隔日金再好,不如當日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