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生活-做糍粑
文章來源: 婉妮2020-04-21 11:36:19

居家抗疫,生活節奏變慢了。每天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打開窗簾,我想看看藍色的天空,再看看樹上生出的新芽。我喜歡陽光,陽光給人愉悅,喜歡陽光照進屋子明明亮亮的樣子。

國內的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過去了,重災區武漢都解封好多天了。那時國內疫情嚴重,我一直隨著網上的報道擔憂著武漢和湖北的情況,因為我家有很多湖北的親戚和朋友。我第一次去武漢,是十幾歲的時候。我還記得,那裏的朋友接待我,帶我遊黃鶴樓,逛東湖,吃武昌魚,嚐老通城酒樓的三鮮豆皮。當時食品短缺,朋友一家人用了全家一個月供應的豬肉做了粉蒸肉招待我。

平時,我和湖北的親友交往不是很多,但有些事情是記憶很深的。湖北是個魚米之鄉。物資困乏的年代,他們會把自家熏製的臘肉、臘魚寄給我們。我記得還曾經收到過他們製作的糍粑。我見過兩種不同的糍粑,一種是用糯米做的,大約七八毫米厚,長方形狀;另一種是用糯米麵做的,圓形餅狀,切開後,炸著吃。當時,這些食物在北京是很難買到的,成為我家餐桌上的亮點。

此圖片選自網絡

一直想吃糍粑。最近,按照網上的方法,做了糯米糍粑。先將糯米浸泡一夜,蒸熟。將蒸好的米放入一個大玻璃碗中(碗一定要足夠結實),用一個瓶子,包上保鮮膜,搗米,直至米粒搗碎。可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少許鹽或火腿末混勻,再放入一個長方形的容器中(事先在容器的壁上噴些食用油),放入冰箱定型。要經過五六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定型後,從容器中取出後,切成大約七八公分厚的片,一層層排放在容器中,層與層之間用保鮮膜相隔,儲存在冰箱裏。吃的時候,取出煎炸即可。

做法不難,但要有些耐心。油炸的東西每次不宜吃的過多。

下麵是最近做的麵食。

鹹肉花卷

銀絲卷

貼幾張去加拿大旅遊的照片,重溫那些歲月靜好的日子。

攝於渥太華

攝於千島湖

攝於路易斯湖

攝於愛德華王子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