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往事
文章來源: 婉妮2010-06-20 17:06:02

在我的印象中,小時候的北京更多的是古樸,而不是現代…… 

 

那時候,我們家住的地方離北海公園、景山公園、中山公園都很近,尤其是北海公園,走上幾分鍾就到。夏天的晚上,吃完飯,媽媽為我們洗過藻,會和爸爸一起帶我們到北海公園乘涼。周末,更是常常帶我們到這些公園玩。那些年間我們走遍了這些公園的每一個角落。瓦藍的天空,雪白的雲彩,透明的空氣,碧綠的湖水,蒼勁的鬆柏,亭台樓閣,頂部鑲有黃色琉璃瓦的紅色圍牆,處處讓我們感受到的是那古老的文明。長大一些,放學以後,幾個同學會結伴去北海公園的少年科技館,或景山公園的少年宮參加各種活動,有時也會和同學一起去這些公園玩。 

   

還是在我們小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媽媽的工作就是穿梭於北京最大的圖書館、檔案館之間,收集資料,每天埋首於那故紙堆中。記得那年放暑假,我們兄妹幾人到北海去玩,媽媽正好到位於北海西側的北京圖書館查資料。我們幾個孩子從西南門進入北海,隔著那鐵隔欄看到媽媽在北京圖書館的院子裏走,我們高興的將雙手伸過那鐵隔欄,喊著,叫著,和媽媽打招呼,媽媽微笑地走到欄杆的另一邊,囑咐我們要注意安全,渴了、餓了的時候,去買些吃的。還有幾年時間,媽媽都是在故宮博物院的檔案館裏收集資料。有一天,我跟著媽媽去上班。她工作的時候,我就在紫禁城內檔案館那碩大的沒有人跡的院子裏跑著、跳著、唱著,周圍是參天的古木,輝煌的宮殿建築院子地上鋪的那灰灰的條形磚已經被磨去了些棱角,磚縫間長著些雜草。我或是捉地上的螞蚱,或是追天上的蝴蝶,盡興地玩著。中午,媽媽帶我到故宮的東門口和爸爸會合,然後一起到王府井吃午飯。那時在我眼中,我的爸爸是那樣高大、挺拔,媽媽是那樣年輕、漂亮。我還清楚地記得,到了冬天,爸爸每天下班回來,走到家門口時,總是習慣性地輕輕咳嗽一聲,然後身穿長長的深色厚呢子大衣,頭戴深色呢帽開門進來。有時父親在門外聽到我讀書的聲音,進門後,會用他那帶有濃重南方口音的普通話,很高興地說,“還沒進門就聽到我女兒朗朗的讀書聲”。

那時的我們,不知道生活中還有憂愁,還有艱難,滿眼看到的都是陽光燦爛。

 
(圖片選自網絡)